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TA(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在自发性脑室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1、CTA在自发性脑室出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自愿进行CTA、 DSA影像学检查的68例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CTA检查在发病后24h内完成,DSA检查在发病后72h内完成。对CTA、 DSA影像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2、神经内镜对自发性脑室出血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院经CTA筛查的154例未发现病因的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分为3组:神经内镜手术组48例、脑室外引流组71例、显微手术组35例,手术治疗均在48小时内进行;比较三组不同术式的手术耗时、术后6小时颅脑CT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ADL预后分级等的治疗效果。3、统计学方法所有结果均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CTA在自发性脑室出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68例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自愿接受了CTA和DSA双重检查,DSA发现并经手术证实32例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继发于脑血管病变,其中CTA发现31例出血继发于脑血管病变,检出率为45.59%,其中,动脉瘤21例,脑动静脉畸形9例,烟雾病1例。DSA发现32例(47.06%)出血继发于脑血管病变;其中,动脉瘤22例,脑动静脉畸形9例,烟雾病1例。CTA漏诊的一例,在行DSA复查时显示为大脑前动脉末梢段动脉瘤。统计学分析证明两组间的阳性率和阴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CTA检查漏诊率为3.13%。2.神经内镜对自发性脑室出血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1)血肿清除率术后6小时复查颅脑CT,神经内镜组、显微手术组和脑室外引流术组的血肿清除率:85%以上的分别为16例(33.33%)、8例(22.86%)、0例;50%-85%的分别为27例(56.25%)、18例(51.43%)、3例(4.23%);50%以下的分别为5例(10.42%)、9例(25.71%)、68例(95.77%)。神经内镜组明显优于显微手术组及脑室外引流术组(p<0.01)。2)手术耗时、术后并发症神经内镜组、显微手术组和脑室外引流术组的手术耗时分别为:94.2±26.1min、167.9±54.7min、80.3±33.0min;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25.4%、40.6%。统计学分析表明神经内镜组手术耗时明显低于显微手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显微手术组(P=0.048)3)术后6月ADL分级神经内镜组、显微手术组和脑室外引流术组术后6个月ADL预后评分恢复良好(ADL Ⅰ-Ⅲ级)比例分别为:79.17%(38/48)、65.71%(23/35)、46.48%(33/71)。神经内镜组术后6月ADL评分明显优于显微手术组及脑室外引流组(P=0.001)。结论:1、CTA在白发性脑室出血病因诊断中的灵敏度高,与DSA相比具有良好的诊断效率。2、神经内镜组手术耗时少、血肿清除率高、并发症少、预后好,优于显微手术组和脑室外引流手术组。本临床研究的创新之处1、通过CTA及DSA在自发性脑室出血病因诊断上的对比性研究进一步明确CTA诊断价值,尤其是对急危重患者的诊断优势。2、本文详细而客观的比较了神经内镜、显微手术及脑室外引流术在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疗效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