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塔努加链霉菌中纳他霉素高效合成生物体系构建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他霉素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真菌抑制剂在食品产业和临床中广泛使用,但其工业生产水平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课题从工业生产菌恰塔努加链霉菌L10出发,对生产菌进行重构,并基于合成体系对发酵环境的应答进行发酵工艺优化研究,为大幅降低纳他霉素生产成本提供基础。本研究通过对合成体系定向改造,成功构建了稳定的高产菌。通过erm E*p强启动子对纳他霉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四个限速酶—GDP-甘露糖脱水酶(Scn J)、氨基转移酶(Scn C)、海藻糖胺转移酶(Scn K)、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Scn D)进行高表达,以及途径特异性调控蛋白(Scn RII)、PKS辅基化蛋白—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PPTase)进行了组合过表达,从而实现合成途径限速酶、调控途径、蛋白后修饰等的遗传改造,重构了纳他霉素合成生物体系(ZY01),发酵单位较出发菌株提高1.5倍。同时,我们完成了高产菌培养基与发酵工艺优化,并成功进行了小试。首先通过碳氮源优化,得到较优发酵培养基为黄豆饼粉15 g/L、酵母粉4.1 g/L、牛肉膏2.2 g/L、葡萄糖59 g/L,纳他霉素效价达到5.435 g/L,较培养基优化前提高了35.8%。进一步通过摇瓶试验考察了培养基初始p H和转接的合适种龄,然后进行15L罐小试发酵考察了酸碱、接种量和补糖工艺对纳他霉素效价的影响,从而确定了较优发酵工艺,纳他霉素的效价提高到11.02 g/L。最后我们通过分析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提出对发酵工艺进一步优化的猜想,为实现基于环境应答的发酵工艺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背景:枢椎段椎动脉(IAVA)的走行在不同个体间存在明显差异,向内向上偏移会使枢椎椎弓根置钉空间减小,置钉时容易发生椎动脉损伤。目的:研究IAVA走行与枢椎经椎弓根螺钉植入(C2PSP)可行性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从而为外科医师针对寰枢椎不稳的治疗的提供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行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的影像资料,利用PACS系统进行容积再现及多
深海采矿系统作业过程中,集矿机在海底复杂环境中能否安全稳定进行集矿作业是整个采矿系统成功运行的关键。本文以集矿机海上工程试验项目为研究背景,以集矿机采矿作业过程为
目的:近年来,肱骨近端骨折发病率呈上涨趋势,与之相关的治疗方案的选择也成为讨论的热点问题,而其中,对于老年复杂型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更是热点中的难点。现如今,治疗此类骨折的常见术式有Philos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等。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Philos锁定钢板与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为未来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6年1月-2
具有“三致”效应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危害,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荧蒽是四环的高分子量PAHs,因在结构上与咔唑、二噁英等
本试验分为有机酸体外筛选试验和仔猪大肠杆菌K88攻毒试验两部分。试验一:1.有机酸体外筛选试验选取了4种复合有机酸LC、LCN、LM和LMN,通过比较有机酸对五株仔猪常见病原菌和
氨气减排是蛋鸡养殖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室前期研究表明,丁酸钠通过调控蛋鸡盲肠微生物减排氨气,但效率仅为24.6%,且机制不清晰。本论文通过体外发
许多动物为更好地保卫资源、合作育幼和共同抵御天敌等利益而演化出集群行为,然而社群生活中因资源竞争而产生的冲突代价难以避免,必然演化出相应的冲突解决策略和管理机制以
变形镜作为一种波前校正器,是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核心部件。本文设计的变形镜是以空间应用为背景,并结合变形镜自身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对设计参数进行模态分析、静力学分析、热力学分析与模拟振动分析,以此来确定变形镜的各项参数,确保设计的单压电片变形镜符合空间应用的标准。本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研究设计了拟应用于空间成像领域的19单元单压电片变形镜,该变形镜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变形量大、结构简单
我国耕地面积占全球的9%,但却消耗了全球30%的化肥,化肥单位面积均使用量远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化肥利用率低,稻田氮肥吸收利用率为30%~35%,而发达国家的肥料利用率比我国高
目的: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GD)约占全部甲亢的80%-85%,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该病的发生与情绪密切相关。不同的人格特质和心理状态都有可能是本病的病因或诱发因素,本文通过调查该病心肝火旺型患者的人格特质及心理状态,并结合相关临床指标及应激因子,揭示情志致病对于Graves病发病的机理,为疾病预防及针对性临床心理干预和治疗Graves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