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善”这个概念一直是中国文化背景下推崇的一种道德行为,同时,善良人格特质也是中国人人格的一个特有维度。那么个体的善良人格特质水平是否影响不同“善”—“报”因果类型的认知加工方式呢?个体层面的积极道德自我知觉启动和人际层面的亲密关系启动是否都对道德行为有促进作用呢?本研究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研究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使用中国人人格量表对被试群体的善良人格维度基本情况进行考察,并从中筛选出善良人格特质的高、低两个水平参加下一步的实验。第二部分研究使用Eyelink1000plus眼动仪考察了善良人格特质、个体层面的积极道德自我认知启动对四种“善”—“报”因果类型即“善有善报”、“伪善”、“道义”和“善有恶报”主题的文本材料进行阅读时的认知加工方式和特点,研究发现:1.在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积极的道德自我知觉启动使被试对“善有善报”、“道义”这样具有道德性的行为结果的加工具有促进作用,也就是说“道德净化”效应主要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从信息加工的全过程来看,积极的道德自我知觉启动使被试在阅读“善有善报”、“道义”这样具有道德性行为材料时的认知负荷更大,而对“伪善”、“善有恶报”这类缺乏道德性结果的认知负荷减小,即更倾向使人做出不道德行为,表现出了道德自我调节的负反馈机制。2.善良特质在不同“善”—“报”因果类型的认知评价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善有善报”和“善有恶报”这两种结果类型下。与低善良被试相比,高善良被试更加认同“善”—“善报”的因果关系,而对于“善举”产生的“恶报”也能做到“一视同仁”;低善良被试更加看重“善”和“报”的对等性,更期待善行产生积极结果。第三部分的研究从人际层面出发,通过行为和眼动两方面数据结果,考察了善良人格特质和人际层面的亲密关系启动与个体内隐利他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低善良特质水平的被试,高善良特质水平的被试具有更高的内隐利他行为倾向。2.人际层面积极的亲密关系启动对会使个体产生更高的内隐利他行为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