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岛市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它于1891年正式建置,到1949年青岛解放,走过蜿蜒曲折的58年,先后历经了清政府、德占胶澳总督府、日本的两次侵占、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在这种特殊的统治背景之下,青岛这座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独具特色,打上了浓重的时代和地域色彩的烙印。青岛商会作为一个存在了近50年,几乎与青岛这座城市同步兴起而又紧密相连的社会组织,它的发展像是青岛这座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样具有时代特征。1922年北洋政府收复青岛,将其命名为胶澳商埠,由政府直接管辖,但这时期北洋政府内部派系间的斗争不断,无暇顾及对青岛的统治,此时的山东督军张宗昌又碍于法理无法将青岛纳入其势力范围,这就导致这一时期青岛的地方政治出现了政府控制弱化的现象。同时,已经摆脱德日殖民政府控制的青岛总商会,顺理成章的得到了完善发展的空间,开始探索自我成长发展的道路。文章除前言外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青岛商会的起源。北洋政府接管之前的青岛商会,按当时统治者可分为德占时期和第一次日占时期;按发展阶段可以分为:1、最早的商人组织,由众商家公推成立的商务公所;2、青岛商会的前身,1902年成立的中华商务公局;3、1910年成立的青岛第一个正式的商会组织——青岛商务总会。4.日占时期的青岛商会发展——青岛总商会的成立。本章即以此四个组织为线索,探索商会的前世今生,讲述青岛商会的起源和发展背景。第二部分,北洋政府时期青岛商会的组织网络与管理制度。本章是整个论文的重点,探索北洋政府时期青岛商会的组织网络与管理制度,主要从组织网络、管理制度和重要的领导人三个部分切入,通过档案资料的呈现与分析,力图将北洋政府时期青岛总商会的基本情况,制度理念客观的反应出来。第一部分组织网络包括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两点主要内容,通过这一节,介绍北洋政府时期青岛总商会历届的基本状况。第二部分以制度为核心,分别介绍了当时商会的选举制度、会费制度、入会退会制度,通过介绍详细的档案资料,勾勒出青岛总商会的运作流程,以此突出青岛总商会的发展完善。第三部分通过重点人物介绍,以“人”为线索,纵观青岛总商会的成长历程。第三部分,商会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青岛商会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组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既重视在纵向上与县级商会的联络沟通,同时注重加强和其他社会团体的横向联系,以便在一些重大的政治、经济、外交问题上采取联合行动。本章以与青岛商会相关且影响较大的同乡会组织、慈善团体、外埠商会为例研究青岛商会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第四部分,青岛商会的职能。商会以商人、商户为单元组织而成,经济性便无可厚非的成为其最主要的特性。商会在其成立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性的影响也日益扩大。本章将从商会调解各种经济纠纷,实业调查、物价调查,反对苛捐杂税及官吏扰商等3个方面的经济功能,表现其对地方社会的影响。第五部分,结语,对北洋政府时期青岛商会的历史影响进行总结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