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期望研究——以江苏大学为例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1000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教师的角色定位影响教师的素质结构和质量,最终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不同主体对教师的角色期望有所不同,研究不同主体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期望,有利于教师对其角色进行科学定位,克服角色冲突,并及时进行角色转变,有利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通过运用角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开展问卷调查,借助分析软件,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从素质要求和教师角色两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期望进行研究。可以看到,不同主体(国家、高校党政人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期待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角色期望差异会影响角色功能的发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吸引力、感染力、实效性,教师是关键。通过分析得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师风师德、知识素养、业务素质等四个方面,最基本的角色要求包括“传道者、授业者”、“促进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关怀者、咨询者”等四个方面。研究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己由当初的“革命者”的角色发展成为现今的职业角色。从宏观角度上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角色应定位于“教书育人”;从微观角度上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角色应包括三个方面:“教书育人”、“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   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及时转变为如下角色:马克思主义的传承者、教育教学内容的科学构建者、教育教学的反思者和研究者、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学生思想道德的示范者、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等发生了巨大改变的情形下,加快教师的角色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教师的角色转变既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又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的角色转换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非法行医罪若干问题研究》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   绪论部分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分别是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文献及写作思路。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
在国内,对司法管理及教化的研究刚刚起步,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司法管理的研究更是几近空白。本文通过对唐代司法管理及教化的系统研究,其成果将成为中国古代司
在我国,随着司法确认权为核心的司法确认制度的建立,一方面使人民调解协议效力不足的固有缺陷得到彻底解决,另一方面对缓解人民法院日益增长的民事案件压力更具有实质意义。然而
摘 要: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心与心的交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自读、精读或朗读中品味,在语言之水中尽情地去扑腾,去获取精神食粮,去追求人生的真谛,去绽放朵朵精神之花。  关键词:新课标;阅读教学;创新;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尝试阅读教学的创新。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鼓励学生“动”起来  摒弃过
连带责任制度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我国目前在民事诉讼立法中与之配套的是必要共同诉讼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连带责任制度给当事人和法院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便利
婚姻法是婚姻法家庭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生活,婚姻登记制度作为婚姻法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更是对每一个步入婚姻殿堂的人,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对中国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