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是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本研究通过测量20例局部晚期直肠癌在放化疗前、放疗至10Gy、20Gy及手术前4个时间监测点的表观扩散系数值预测直肠癌对放化疗的敏感性。 方法: 共20例经电子肠镜病理活检确诊为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放化疗后行手术切除。所有患者在放化疗前、放疗至10Gy、20Gy及手术前4个时间监测点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并测量表观扩散系数值。通过放化疗前的磁共振检查得出临床T分期与术后T分期比较,分为T-降期组和T-未降期组。通过应用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T-降期组和T-未降期组的表观扩散系数值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预测直肠癌对放化疗的敏感性。 结果: 通过测量20例局部晚期直肠癌在新辅助放化疗前、放疗至10Gy、20Gy及手术前的表观扩散系数值,结合治疗前及术后T分期情况分为T-降期组和T-未降期组,应用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病例的表观扩散系数值。在治疗前,T-降期组的平均ADC值(0.96±0.15×10-3mm2/s)低于T-未降期组的平均ADC值(1.11±0.12×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放疗至10Gy时,两组的平均ADC值有轻度升高(T-降期组为1.07±0.14×10-3mm2/s、T-未降期组为1.17±0.08×10-3mm2/s),但两组较放疗前平均ADC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62)。放疗至20Gy时,T-降期组的平均ADC值明显升高(1.35±0.09×10-3mm2/s)与治疗前平均ADC值(0.96±0.15×10-3mm2/s)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1)。在手术前,T-降期组的平均ADC值(1.32±0.1×10-3mm2/s),T-未降期组的平均ADC值(1.27±0.08×10-3mm2/s)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通过比较两组病例在各个时间监测点的表观扩散系数值的变化,发现两组病例在放化疗前及放疗至20Gy这两个时间监测点的表观扩散系数值有统计学差异。因此通过测量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值可以早期预测直肠癌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有利于治疗早期调整治疗方案施行个体化放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