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比较缺氧和非缺氧条件下,不同浓度(1.25%、2.5%、5%)血府逐瘀胶囊大鼠含药血清在不同时间点(24h、48h、72h)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的活性、增殖、迁移、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探讨血府逐瘀汤在缺氧条件下对血管新生的影响作用,从细胞水平明确血府逐瘀汤对血管新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为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制备含药血清: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00±10g,随机分为药物组和空白对照组2个组,每组20只。药物组以人口服剂量的12倍(0.41g/kg)灌胃,空白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血府逐瘀胶囊按剂量溶于生理盐水中,连续灌胃7天,2次/天,于末次灌胃结束两小时以戊巴比妥钠(2%浓度,0.75ml/kg)腹腔注射麻醉,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获取血清,56℃,30min水浴灭活,然后在无菌室超净工作台内用0.22微米的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分装,置于-20℃冰箱保存备用。2细胞分组及细胞各项功能检测:将常规培养的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1, HMEC-1)随机分为缺氧条件(1%02)培养组和非缺氧条件培养组,每个组又分为三个浓度(1.25%、2.5%、5%)血府逐瘀含药血清亚组及各浓度的空白血清对照组,诱导处理时间为24h、48h、72h。利用MTT法观察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室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黏附实验测定细胞黏附能力、体外血管腔形成实验观察体外血管腔形成能力,以阐明缺氧状态及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对HMEC-1细胞血管新生相关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1、缺氧环境三个浓度(1.25%、2.5%、5%)空白血清组在24h、48h、72h三个时间点均降低细胞活性。但1.25%浓度血府逐瘀含药血清在24h、48h显著增强缺氧环境中的细胞活性;而非缺氧环境中含药血清对细胞活性无影响。2、缺氧72h三个浓度(1.25%、2.5%、5%)空白血清组均能提高S期细胞所占比例。而缺氧条件下1.25%、2.5%、5%三个浓度血府逐瘀含药血清在24h、48h、72h三个时间点对细胞增殖能力均没有影响;非缺氧条件下血府逐瘀含药血清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与缺氧条件下作用一致。3、缺氧使1.25%、2.5%浓度空白血清组在24h、48h、72h三个时间点细胞迁移显著增强。缺氧条件下1.25%浓度血府逐瘀含药血清24h对细胞迁移有促进作用,2.5%浓度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48h对细胞迁移呈现抑制作用,而在72h却呈促进作用,而5%浓度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48h对细胞迁移起促进作用,表现出双向调节作用;非缺氧条件下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对细胞迁移也表现为双向调控,但抑制点的药物作用条件不同,且更多作用时间点表现出抑制,2.5%浓度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72h及5%浓度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组在24h、48h、72h三个时间点均抑制细胞迁移。4、缺氧使1.25%、2.5%、5%三个浓度空白血清组48h及1.25%浓度空白血清组72h细胞黏附能力减弱,而缺氧条件下2.5%浓度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48h对细胞黏附呈促进作用,5%浓度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48h、72h对黏附起抑制作用;非缺氧环境中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的作用也呈双向调控,1.25%浓度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72h对细胞黏附呈抑制作用,2.5%浓度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在48h对细胞黏附呈抑制作用,在72h对细胞黏附呈促进作用,5%浓度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24h对细胞黏附即可出现抑制效果,而促进作用要到72h才表现出来。5、缺氧使2.5%、5%浓度空白血清组在48h及1.25%、2.5%、5%三个浓度空白血清组在72h血管腔形成能力降低。而缺氧条件下1.25%浓度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在24h和2.5%浓度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在48h都出现促血管生长现象,但2.5%浓度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在72h和5%浓度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在48h则呈现抑制血管腔形成的作用。非缺氧环境中仅2.5%浓度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在48h对血管腔形成起促进作用,5%浓度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在72h对血管腔形成起抑制作用。缺氧与非缺氧条件药物对血管腔形成作用均为短暂地促血管生长,并出现抑制作用,呈双向调控。不同的是缺氧条件下药物对血管腔形成的促进作用出现在更低的含药血清浓度,更早的作用时间点,且持续时间更长。结论1、缺氧条件下血府逐瘀汤通过影响HMEC-1细胞活性、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体外血管腔形成能力各环节调节血管新生,具有显著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2、缺氧与非缺氧条件下,药物对细胞迁移、黏附和血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均是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呈双向调控。3、与非缺氧条件下作用相比,缺氧条件下血府逐瘀汤对血管腔形成的促进作用出现在更低的含药血清浓度,更早的作用时间点,且持续时间更长,说明缺氧条件下血府逐瘀汤更容易发挥促血管新生的作用。4、单独缺氧与缺氧条件下血府逐瘀汤对血管新生相关的细胞功能影响不同,提示缺氧的影响机制与药物的影响机制不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