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流通供应链的运作优化问题对于实现农村流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研究了服务供应链的激励和协调机制,并基于该机制探讨分析了基于服务产品增加、服务成员增加和第四方物流模式思路的农村流通供应链的运作优化策略,并提出了服务型农村流通供应链的运作模式和改进策略,为农村流通改革提供一种思路。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界定研究的问题和意义,综述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完成全文的理论基础研究,界定了农村流通供应链和服务供应链的基本内涵;并着重研究了纯服务供应链和产品服务混合供应链在不同契约环境下的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是应用理论研究,即从纯产品角度、服务产品增加、服务成员增加以及第四方物流模式等角度,分析了农村流通供应链的运作优化。第四部分是应用研究,基于上述的理论研究结果,针对当前农村流通现状,提出服务型农村流通供应链的运作模式以及各类服务型农村流通供应链的改进策略。第五部分是总结。文章分析后得到了若干有意义的研究结论,主要有:(1)纯服务供应链的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策略。为了实现服务供应链的整体效益最优,需要综合服务提供商向专业服务供应商实施努力激励;在批发价格、回购、收益分享、数量柔性和销售回扣等不同契约下引入激励机制的服务供应链能够实现协调,但是对该服务的需求分布特性有一定要求;协调下成员的利润分配可以通过激励机制的谈判力参数来调整,其范围受到需求分布特性的影响;在引入激励机制的服务供应链中,各种契约实现协调的条件相同,契约具有同一性特征。(2)产品服务混合供应链的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策略。现实经济中的供应链往往是既提供产品又提供服务的混合供应链。混合供应链有两类形式,即供应商同体和供应商异体。当产品供应商与服务供应商异体时,最优激励机制为与其在纯服务供应链中的最优激励机制分别是一致的。而供应链的协调条件与纯服务供应链的协调条件不同,原因是综合提供商和整个供应链的利润包括了产品收益部分。当供应商同体时,由于供应商的收益不仅来自于服务供应还来自于产品的提供,所以对供应商的努力激励和协调条件均会产生变化,所以同体情况下最优激励机制与协调条件均与纯服务供应链的不一致。(3)纯产品视角下农村流通供应链的运作优化策略。在传统纯产品的农产品流通供应链运作中,提高供应链利润的策略有:增加农产品或服务产品、提高农产品残值、降低运作成本;提高农户利润的策略有:提高农产品残值、降低农户单位生产成本、让农户拥有定价权。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在通常的批发价格契约下无法实现协调,在回购契约等其他条件下可以实现协调。在农产品供应链中,一对多模型(不同市场)模式下农户谈判力最大,多对多模式下最小;农资供应链中,一对多和多对多模式下,谈判力较大,而一对一和多对一模式下较小。农村消费品流通策略可以考虑需求集中化策略,包括时间集中策略与空间集中策略两类。(4)基于服务的农村流通供应链的运作优化策略。农村供应链可以通过服务产品增加、服务成员增加和第四方物流服务模式等三大方式来实现服务转型。在服务产品增加的农产品供应链中,努力成本和谈判力是对绩效改进非常重要的外生参数。在服务成员增加方式下,降低供应链成本的主要思路在于降低农资制造商、农资分销商和服务供应商的运作成本以及努力成本。第四方物流模式带来的主要价值体现在集中决策的优化效应、专业化的优化效应、规模化的优化效应、快速响应的优化效应、激励协调机制的变化,等。(5)服务型农村流通供应链运作模式及改进策略。提出了服务型农村流通供应链运作模式,其主要改进策略包括:服务产品培育创新策略、供应链激励机制策略、供应链协调机制策略、服务成员引入策略、农户谈判力提升策略、契约创新策略、服务产品增加的同体混合和异体混合策略、直销和经销策略、第四方物流运作策略、农村需求的时间空间集中策略,以及基于量化模型得到的各类管理参数控制策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