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某三甲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与对策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wst66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类型、涉及的主要科室和人员分布、易发时间段等,综合分析其特点。了解该院护理人员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认知、上报及管理情况。分析发生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发现问题所在,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减少医疗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查法检索了国内外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等,全面系统查阅分析了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文献,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依据。通过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共2年)全院各科室护理人员上报到医务科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建立Excel2007数据库,对其进行分类整理,运用频数、均数、标准差、构成比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文献查阅结合专家咨询,形成自制调查问卷《护理人员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认知情况》,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对调查问卷认知得分与护理人员基本信息进行统计学差异性检验;采用相关分析分析调查问卷认知得分与护理人员信息之间的关系;运用多重回归分析,获得影响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认知得分的影响因素。所有P值均表示双侧概率,检验水准a=0.05。对该院护理人员,按不同年龄、工作年年限、职称、科室、文化程度、专业,随机选取5-6位护理人员进行访谈,基于本次课题研究结果,采访该护理人员对该院护理不良事件看法与见解。[主要结果](1)总体情况: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护理部上报到医务科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共367份;事件分为13类,排名前六位的护理不良事件为:导管操作事件113例(占30.79%)、基础护理事件89例(占24.25%)、治疗错误事件49例(占13.35%)、药物调剂发放错误事件29例(占7.90%)、方法技术错误事件26例(占7.08%)、信息传递错误事件18例(占4.90%)。(2)护理不良事件涉及科室共42个;发生不良事件5例以上的科室24个:神经外科28例、泌尿外科24例、干疗外科23例、肝胆胰外科21例、心血管内科21例、消化内科21例、胃肠外科19例、呼吸内科18例、产科14例、神经内科14例、肾内科14例、内分泌科11例、肿瘤科10例、急诊科10例、血液内科10例、创伤外科9例、儿科9例、骨科8例、皮肤科8例、重症医学科8例、特需病房7例、疼痛科6例、甲状腺乳腺外科6例、心血管科5例;总体外科发生频率高于内科。(3)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季度和时间段:第二、三季度(分别112例、111例)为多发季节,共占 60.75%;24:00-8:00(94例)和 8:00-12:00(94 例)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最高的时间段,共占51.64%。(4)发生不良事件的患者主要为中老年人,占77%以上。(5)不良事件分级:Ⅰ级警告事件0例、Ⅱ级不良后果事件27例(占7.36%)、Ⅲ级未造成后果事件318例(占86.65%)、Ⅳ级隐患事件22例(占 5.99%)。(6)发生护理不良事件责任人:主要为护士和护师,共占84.18%;责任人类别:主要为本院职工占到68.12%;责任人工作年限:主要为≦3年,占42.51%。(7)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认知得分情况:最高分80分(满分)、最低分15 分,平均分 59.31 ±16.47。(8)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职称、是否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专职管理员与护理不良事件认知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高、文化程度越高、工作年限越高、职称越高,认知得分越高;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职称与护理不良事件认知呈正相关,P<0.05。护理人员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认知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不良事件认知得分最主要因素为职称、是否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专职管理员。[结论](1)导管操作事件、基础护理事件、治疗错误事件是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频率较高的事件。(2)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干疗外科、肝胆胰外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等为不良事件的多发科室,总体外科发生频率高于内科。(3)第二、三季度,上午班、大夜班事件发生频率最高。(4)高龄患者是发生不良事件的主要人群。(5)第Ⅲ级、Ⅳ级事件为事件发生主要级别。(6)低年资、低职称、低学历护士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责任人。(7)护理人员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认知普遍偏低,有待进一步提高。(8)护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职称,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认知程度有很大影响。[建议](1)加强护理工作中的“四高”(高发生事件、高发科室、高发时间段、高龄患者)的监管力度,抓好重点环节工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2)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提倡继续教育。(3)加强医疗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防范意识。(4)完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管理体系。(5)加强医患沟通,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其他文献
我国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政策经历了以政治为导向的“向工农开门”、以效率为导向的“分数挂帅”、以公平为导向的“向农村学生倾斜”三个时期。宏观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
目的建立甘草配方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测定甘草配方颗粒对验证菌株的回收率,并对控制菌检查法进行验证。结果确认此法可以用于甘草配方颗粒的微生
中医在治疗痛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对痛风患者的病情进行辨证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法、中药外敷法、针灸疗法等中医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而且较少引起
为了丰富黑木耳产品的种类,充分利用黑木耳的营养功效,以黑木耳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以多糖的提取率、感官评定和质构特性为指标,优化黑木耳酶
本文对高科技企业生命周期的特征及相应的融资方式作了分析,探讨了融资方式演变的内在机制,指出资本的逐利的本性和寻求安全的本性是导致融资方式演变的内在原因。
问卷调查的分析方法在各个行业被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分类挖掘和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以得到深层次的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浮肩损伤早期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16例浮肩损伤的病例,其中ⅠA型1例,ⅠB型4例,Ⅱ型2例,ⅢA型7例,ⅢB型2例,均采用早期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烧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及影响出院时ADL的独立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4年入院康复治疗患者605例,全面收集患者的个人情况、
长期以来,"看病贵,看病难"一直成为政府、业界、学者、百姓普遍关注和争论的焦点、热点话题。究其原因,表面上看似乎是医疗服务供方的原因,但事实上在我国更为重要的却是医疗
为了提高光网络中个性化移动学习过程中路径信息传输性能,降低路径损耗,提出一种基于移动Agent能量平衡环形路由算法(EBRRMA)的光网络中个性化移动学习路径自动生成技术。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