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胃息肉病人的临床、病理表现进行整理归纳,同时探讨其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内在联系,并且全方位地研究胃息肉病患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希望能够进一步增强对该病的了解、大大提升治疗水平,为诊治该病明确清晰的方向,为界定该病证治规律统一标准奠定稳固的理论基础。方法:收集2017/8/1日至2019/2/28日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脾胃科接受治疗且住院的胃息肉病人。利用前瞻性分析,整理病人的基础临床资料、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胃镜检查结果与病理变化,同时编撰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调研表,对病人的四诊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明确中医辨证分型,然后展开研究。把所整理的所有资料通过Excel工作表制作数据库,通过SPSS20.0软件展开统计研究,其中,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若P小于0.05的话,则代表着其具备统计学价值。结果:在所有研究对象中,男女之比是4:11。患病年龄大多数是在40岁-75岁之间,其占比是96.67%。单发、多发各是30、90例,其占比各是25.0%、75.0%。病灶大部分聚集在胃体内,其有58例,占比是48.33%;胃息肉长径<0.4厘米的患者数量是103例,其占比是85.83%,而≥0.4厘米胃息肉并不多见。胃胀、胃疼等不适症状发生的概率比较大。在所有研究对象中,胃息肉的类型有四种,即:炎性类、增生性类、胃底腺类、胃体腺类,其患者数量分别是72、40、5、3,其占比分别是60.00%、33.33%、4.17%、2.50%。其类型分布和性别的差异性不相关,在所有研究对象中,幽门螺旋杆菌(+)者是62例,其占比是51.67%。其类型分布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存在关联性,值得注意的是,炎性类病人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联性与腺类、增生性类病人进行对比得出,P小于0.05。笔者通过对胃息肉病人的中医证型进行研究得出:肝胃失调型、脾胃湿热型、胃阴虚型、脾胃虚寒型的患者数量各是38、32、20、30例,其占比各是32.67%、26.67%、16.67%、25.00%。其分别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联性和其它中医证型进行对比,得出,P小于0.05;同时,在男性患者中,脾胃湿热型胃息肉的发病率较高。结论:该病的患病年龄通常超过40周岁,多发于女性,病灶通常集中在胃体内,大部分属于多发,长径一般<0.4厘米,不适症状主要是胃胀、胃疼等。根据病理类型的分布来说,发病率高由大至小依次是:炎性类、增生性类;第一类的形成和幽门螺旋杆菌(+)存在关联性。根据该病的中医证型分布来说,发病率最高的由大至小依次是肝胃失调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寒型、胃阴虚型。该病的分布规律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别存在关联性,其中,脾胃湿热型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同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大部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