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活动的日趋国际化,通信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不断提高,金融衍生工具的迅猛发展使金融市场的风险表现得尤为突出。近年来,一些著名的金融机构如巴林银行、山一证券和香港百富勤等倒闭案,更加体现出金融市场的风云莫测。在市场风险日益增大的今天,控制风险成为各金融机构及公司生存的基本条件,而控制风险的第一步就是度量风险。作为一种风险度量和管理的工具,VaR方法就应运而生了。相对于传统的风险管理工具,VaR方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它可以把各种金融工具、资产组合以及金融机构总体的市场风险具体化为一个简单的数值,使管理者能十分清楚地了解他所持有的资产在某段时间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它在国外已被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及一些大公司所广泛采用,而国内对其的研究也只有3、4年的时间,而实际的运用则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VaR方法,并尝试着做一些实证的研究。但由于水平与精力所限,难免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且分析深入。 本文共四章。 第一章介绍VaR方法的产生背景及历史沿革。VaR方法是在国际金融市场风险日益增大的情况下产生的。最早是1993年,由G30小组首先提出用VaR方法进行资产估价以及评估金融风险。在随后的几年中该方法得到,如国际清算银行(BIS)、摩根(J.P.Morgan)公司、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越来越多机构的重视,从而奠定了VaR方法在金融领域广泛使用的地位。 第二章具体介绍了VaR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常用的VaR计算方法有:简单 VaR法、Delta名。a法、历史模拟法(Histoncal simulation)及结构化蒙特卡罗法(Structured Monte Carl。)。随着对 VaR研究应用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以估计函数理论为理论基础而产生了一些新的方法,如:基于偏度、峰度的VaR计算方法。 第三章介绍了VaR模型的检验方法——事后检验法。其基本原理是基于“失败率”的返回检验,基于这一基本原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两种检验方法是由Kllpiecl995年提出的检验方法,以及巴塞尔委员会所采用的方法。 第四章是VaR方法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应用。VaR作为一种风险的度量、管理工具,可以应用于任何存在风险的领域。具体可概括为:用于风险控制、用于交易业绩的评估及金融监管等。本章后半部分是将VaR方法用于上证综合指数、上证A股综合指数及上证30指数,用iskMetrics的标准方法及引入GARCH模型的方法分别测度这三个指数的风险,计算出它们的VaR值并进行模型检验。经检验发现lskMetrics的标准方法略微低估了三指数的风险,而引入GARCH模型的方法则稍高估了风险。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VaR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且将其运用于中国证券市场。而以往国内的相关文献多数仅限于对方法的介绍,实证研究较少。本文用iskMetrics的标准方法及引入GARCH模型的方法分别测度这三个指数的风险,并得到了较好的预测结果。 由于数据收集所限,本文只对沪市的三个指数应用了VaR方法,而未用于深市。如果能同时应用于沪、深两市,并进行对比分析,论文将更加丰富、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