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范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对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及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舶来品,起步较晚。时至今日,仅有中国建设银行发行过“建元2005-1”和“建元2007-1”两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虽然,国内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研究由来已久,很多学者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也取得诸多成果,但是,很多研究只停留在对“建元2005-1”RMBS的基本情况介绍和风险分析,对次贷危机的研究也仅限于对其原因、风险传递机理等情况的分析,因而,给我国带来有时效性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防范启示较为有限。基于此,本文从后危机时代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进一步探讨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及防范,以便为其今后的稳健发展铺平道路。本文首先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阐述了金融创新工具存在的风险。其次,引入美国次贷危机作为风险案例,分析其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关系及其产生原因,并对次贷危机后美国政府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评价。再次,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及现状做了详细分析,引入次贷危机后中国建设银行发行的“建元2007-1”RMBS,对其提前偿付风险、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这三大主要风险做实证分析。选取“建元2007-1”信托报告第19~38期资产池的数据,利用SMM公式和CPR公式计算出“建元2007-1”的提前偿付率,得出建行引导投资者的CPR预测值低于实际值;利用SPSS软件对影响“建元2007-1”违约率的国房景气指数、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住)、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五年期以上利率及全国房屋价格销售指数这四个宏观经济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得出违约率与前两者为正相关,与后两者呈负相关的结论,并得出与违约率相关的CPV模型。最后,通过前文所述,总结出完善法律法规、健全金融监管等防范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的六点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