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来,隐喻一直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传统观点认为隐喻只是一种用来修饰语言的工具。比较理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它长期以来占据着统治地位。由于在西方文化中,客观主义哲学观在绝大多数领域占主导地位,隐喻被认为是非理智的,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随着二十世纪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以及新兴的认知科学的发展,隐喻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不同学科的专家不约而同地加入其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隐喻研究是认知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可以对其起到促进作用。然而,隐喻研究还远未达到一个成熟的阶段。没有一种理论可以很好地解答隐喻是如何工作的,以及人们是如何理解它的这一隐喻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而且不同理论之间存在分歧。在中国学术界更是缺少一种相对成熟的隐喻理论。由于中文和英文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中国的学者们应该以中文语料为基础建立一种适合中文的隐喻理论。这篇论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酝酿的,试图以中文语料为主来探索隐喻的奥妙。这篇论文的哲学基础是体验主义。它是对传统的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一种综合。它非常重视人们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与交流,并且认为在这种体验基础上形成的经验格式塔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基础。文章采用现代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的相关知识作为理论框架,以中文语料为基础,掺杂少量英语语料,首先对隐喻理论的历史做了简单的梳理。然后从语用的角度回顾过去的理论对隐喻理解的贡献,并且同时指出了其不足之处。然后根据当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要求,相继考察了隐喻的分类,应用和特点。最后本文通过大量的汉语实例结合详细的分析,得出结论隐喻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有重大影响且隐喻具有多义性,生动性和历史变易性等诸多特点。概念隐喻理论被证明同样适用于中文,中文成语是隐喻的丰富宝库。隐喻被证明是无所不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