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国企业对德投资的报道研究(2015-2018年)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cm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德经济合作日渐紧密,德国优良的投资环境不断地吸引着中国企业赴德投资。2015年以来,中国企业对德投资情况逐步进入了德国主流媒体的报道视线。2016年,由于中国企业对德并购规模和并购数量的激增,尤其是在美的给库卡发出收购要约之后,中国企业对德投资一度成为德国媒体的报道焦点,同时也引起了德国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中国将买空德国”、“中国将取代德国的高科技国家地位”等言论甚嚣尘上。德国政界激烈讨论并修改了相关投资法律,对来自中国的投资进行严格审查。相反,德国商界对中国企业对德投资持支持态度,因为中国企业能给其带来充足的资金和广阔的市场。虽然2017-2018年相关报道数量有所下降,各家媒体观点各异,但相较于2016年的文章,媒体的报道基调趋于理性。2015-2018年间,中国企业对德直接投资的领域不断拓展,从传统的重工业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该变化引起了德国社会舆论的广泛讨论,此时,媒体的报道会对社会舆论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本文以《图片报》、《明镜》周刊和《法兰克福汇报》三大德国主流媒体在2015-2018年间关于中国企业对德投资的125篇报道文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章的数量、类别、主题、基调的统计分析,总结德国媒体关于中国企业对德投资的关注度以及态度的变化趋势。同时通过对文章风格和具体言论的分析,概述德国媒体对中国企业在德投资事件的正面和负面报道,并探究其成因。此后,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报道进行具体分析,以最受关注的美的成功收购库卡、福建宏芯收购爱思强失败两个并购案为例,分析德媒在报道这两个事件时不同的态度和关注焦点。2015年以来,中国企业对德投资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针对媒体传递出的德国各界对此问题的评价,中国政府和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对:中德政府应当加强合作,共同承担大国责任;利用德媒的正面报道,强调并购对德带来的利益;发扬中国企业家精神,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参加境外投资保险,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
其他文献
运输优化是供应链管理领域中的重要主题,本文作者以对其所参与的项目“智能运输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为论证基础,对运输调度优化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并以此项目为实际案例
我国铁路建设经历了几次大提速,目前已与世界接轨,向客专线发展,线路设计时速最高达到350km/h。为适应铁路运速高速重载的设计要求,铁路桥梁变化较大,单孔梁重已达850吨,因此,普通的
进入新世纪,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各项事业的现代化建设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温度的计量工作也不例外。计量标准不确定度是以误差理论为基础的一个新概念,它表示由于测量误差的存
随着深亚微米/超深亚微米技术的发展,对高性能、低功耗IC设计的需求与日俱增。这种高性能、低功耗IC设计的特点是晶体管特征尺寸越来越小、芯片功能越来越复杂、电源供电电压越
农业景观最突出地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农业景观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要想做到农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转变理念是关键,即需要
在计算网格环境中,地理上分布的计算资源在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资源配置、可用性等多个方面都表现出显著的异构特性;资源本身是自治的,分属于不同的机构和管理域,具有不同的管理
当前我国咨询业的发展尚存在不少问题,如咨询业市场和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咨询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咨询技术手段及管理理念落后,咨询业发展缺乏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咨询市
企业是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合作契约,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共同创造企业的价值。随着人力资本在新经济时代作用的日益凸显,有关人力资本贡献价值的度量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特
优秀的企业战略能够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一个长期的规划,从而使企业在外部商业环境的变化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内部优势,促使企业保持持久、稳定的发展。转制期的国有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