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德经济合作日渐紧密,德国优良的投资环境不断地吸引着中国企业赴德投资。2015年以来,中国企业对德投资情况逐步进入了德国主流媒体的报道视线。2016年,由于中国企业对德并购规模和并购数量的激增,尤其是在美的给库卡发出收购要约之后,中国企业对德投资一度成为德国媒体的报道焦点,同时也引起了德国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中国将买空德国”、“中国将取代德国的高科技国家地位”等言论甚嚣尘上。德国政界激烈讨论并修改了相关投资法律,对来自中国的投资进行严格审查。相反,德国商界对中国企业对德投资持支持态度,因为中国企业能给其带来充足的资金和广阔的市场。虽然2017-2018年相关报道数量有所下降,各家媒体观点各异,但相较于2016年的文章,媒体的报道基调趋于理性。2015-2018年间,中国企业对德直接投资的领域不断拓展,从传统的重工业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该变化引起了德国社会舆论的广泛讨论,此时,媒体的报道会对社会舆论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本文以《图片报》、《明镜》周刊和《法兰克福汇报》三大德国主流媒体在2015-2018年间关于中国企业对德投资的125篇报道文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章的数量、类别、主题、基调的统计分析,总结德国媒体关于中国企业对德投资的关注度以及态度的变化趋势。同时通过对文章风格和具体言论的分析,概述德国媒体对中国企业在德投资事件的正面和负面报道,并探究其成因。此后,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报道进行具体分析,以最受关注的美的成功收购库卡、福建宏芯收购爱思强失败两个并购案为例,分析德媒在报道这两个事件时不同的态度和关注焦点。2015年以来,中国企业对德投资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针对媒体传递出的德国各界对此问题的评价,中国政府和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对:中德政府应当加强合作,共同承担大国责任;利用德媒的正面报道,强调并购对德带来的利益;发扬中国企业家精神,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参加境外投资保险,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