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以来,环境问题引发的移民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当某一地域的环境问题威胁到当地人口的生计安全时,便出现了大量人口迁离原住地的现象。我国在上个世纪后期环境问题逐渐突显,各级政府为了有效地解决环境脆弱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区域发展难题,在多个地区主导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移民项目。2010年12月陕西省政府通过《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计划在未来10年内将240万人陆续从环境恶劣、生活贫困的地区迁出。至2015年,项目实施已经进入中期阶段,基于农户生计资本视角对项目实施的成效及项目本身的贫困瞄准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文基于此背景,选取陕南地区生态移民政策为对象,尝试性地对生态移民的经济学内涵进行了拓展,并针对生态移民导致的农户生计资本变动情况以及由生计资本水平反应出来的政策贫困瞄准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结构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阐明了生态移民产生的国内外背景,并总述了国内外生态移民研究领域的文献成果,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为生态移民内涵的深化及理论基础,从经济学意义上对生态移民的内涵做了深化讨论,并引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陕南生态移民的实施现状及农户生计资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介绍了陕南生态移民的实施现状与成效,利用可持续分析框架对农户的生计资本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第四章为基于生计资本水平的政府贫困瞄准效率的计量分析与结果的讨论分析,利用Logistic模型对陕南生态移民政策的贫困瞄准效率进行计量分析,并对计量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最后一章为结论。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首先不同于生态学意义上对人口迁移的直观解释,本文引入“理性经济人”和租值耗散的概念,人可以做出不同于一般生物的理性生产决策,且有能力在长期内合理分配自然资源的使用并协调自身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之所以会产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因为理性作用的发挥需要以明晰的产权制度为前提。近几个世纪中,针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现象的明晰产权未能确立,导致了租值耗散现象的产生,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的过程中出现了短期行为。自然资源与环境短期内的租值耗散加剧了人口对自然施加的压力,在自然资源与环境无法维持当地的人口生存时便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2)通过对陕南地区参与生态移民政策与未参与生态移民政策的农户生计资本水平的对比,本文发现在现阶段的实施过程中,生计资本水平较高的农户更容易被政府纳入到实施范畴当中,进一步细分到自然资本方面,非移民户的自然资本当中林地的拥有程度更高,且自然资本并非是政府在筛选实施对象时的显著影响因素。同时在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方面,移民户表现出了更高的拥有量,这表明在贫困瞄准方面,政府移民安置机构也未能有效地把扶贫因素纳入到生态移民政策的目标机制当中。生态移民作为一项生态保护与扶贫并重的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重因素,而在农户微观选择层面上需要政府仔细审视参与到政策中的农户,才能保证生态与扶贫双重目的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