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用菌收获后残余的废料称为菌糠。目前我国食用菌产量已经突破1038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地产生了大量菌糠。传统的菌糠处理方法多是燃烧或丢弃,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保护生态系统,变废为宝,在园艺生产中以菌糠做有机肥料,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樱桃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 Mill var ceraiforme)为鲜食性、水果型蔬菜,对其产品的安全性要求更高。为减少栽培中化肥的施用量,有必要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有机肥料。因此,本文研究了菌糠施用量的不同对樱桃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土壤微生物、矿质营养吸收及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影响,旨在探索菌糠在樱桃番茄栽培中的施用效应,优化最佳施用量,为菌糠的高效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具体试验结果如下:(1)施用菌糠能促进樱桃番茄生长发育,不同处理(6个处理A、B、C、D、E、F分别为667m~2施用菌糠量0、250、500、1000、1500、2000kg)对樱桃番茄生长发育影响不同。摘心前(7月19日),株高大小依次为A>E>D>C>B>F;茎粗大小依次为E>D>C>B>F>A;干鲜重比以处理D、E、F为最佳。各处理叶片数由多到少依次为:E>D>C>B>F>A。对3种保护酶(POD、MDA、CAT)活性进行分析,以处理E的抗性最强。(2)施用一定量的菌糠能够明显提高樱桃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处理D和E的公顷产量分别达到6502kg和6318kg,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处理D和E的果实中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其它处理;可溶性糖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E>C>D>B>F>A;处理A的植株有机酸含量最高,但糖酸比值最低。糖酸比最高的为处理C,达到27.6;各处理果实硬度大小依次为:C>D>E>F>B>A。处理C、D和E较处理A和B达到极显著水平。各处理硝酸盐含量均未超标,符合《蔬菜中硝酸盐限量》标准(GB19338-2003)。(3)施用菌糠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提高了抗番茄病毒病的能力。在各个生长时期,处理E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均高于其它处理;土壤放线菌含量随植株的生长而增加。生长后期,土壤放线菌数量多少依次为:A>E>F>D>C>B。(4)施用菌糠对土壤全N、全P、全K的影响不明显,但使土壤中速效P和速效K的含量有所提升。各处理速效K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营养生长中期(6月29日)达到最大值,由高到低依次为:F<E<C<D<B<A;处理D和E的速效P含量在营养生长中后期(7月9日)有最大值,D、E、F、A在营养生长中期有最大值,各处理速效P的峰值由高到低依次为:E<D<B<C<F<A。在樱桃番茄营养生长期内,各处理的有机质含量均高于供试土壤本底值,有机质含量峰值由高到底依次为:C<D<E<F<A<B。土壤中硝态N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各处理含量均低于350mg/kg。土壤pH值伴随生长发育有所升高。营养生长末期(7月19日),土壤pH由高到低依次为:F<C<E=D<A<B。处理B、C、D、E和F,盛果前期(8月21日)根部的全N、全P、全K含量低于盛果后期(9月11日)的含量,处理A盛果期前的含量高于后期。茎部与叶片中全N素变化规律与根部相类似。叶片中全P含量高于根部,但与茎部含量差异不明显。(5)菌糠的施用影响了果实中过氧化物(POD)同工酶的种类,菌糠施用量较低的A和B处理中增加1条酶带,这一结果与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低相吻合。综上所述,适宜的菌糠施用量能够促进樱桃番茄生长发育,改善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提高土壤速效P和速效K的含量,提高产量和品质。本试验中筛选出适宜“吉农金玉”樱桃番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最适宜菌糠施用量为1500kg/667m~2,具体应用到生产中应因地制宜,根据土壤条件及蔬菜种类等做出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