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市J区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行政审批后续监管体制机制等系列问题,工程建设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不完善问题逐渐显现,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压力持续扩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处于高位,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这种现状与人民群众期待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加强和改善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特别是加强和改善对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管,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本论文在分析重庆市J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完善其监管的对策和建议。本论文在分析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重难点和创新点和主要方法的基础上,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本文对工程建设质量、工程建设安全、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就政府监管理论、回应性监管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进行了阐述。二是重庆市J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概述。对重庆市J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设置、重庆市J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依据制度和方式进行了论述,并对重庆市J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现状进行了分析。三是重庆市J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首先提出了重庆市J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访谈,接着分析了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有重庆市J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存在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定位不合理、质量安全监管执行不到位、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不足、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不高、工程建设市场主体作用未充分发挥等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剖析,指出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不合理、质量安全监管法规制度不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专业人才培养培训不够、质量安全监管观念技术落后、行政监管向社会化监管转变不到位。四是加强和完善重庆市J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首先对加强和完善重庆市J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论证,指出应坚持系统原则、人本原则、依法原则、预防原则、责任原则。然后,提出了加强和完善重庆市J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的具体措施。一是理顺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二是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三是增强质量安全监管力量;四是加强智慧智能科技住建建设;五是发挥工程建设市场责任主体作用。五是结论与展望。对论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当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技术标准的不断规范,重庆市J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也应始终不断调整和完善,提出新的方式方法。如新的施工方式、新的工程建设材料,新的施工器械等会不断出现,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也要不断结合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新的技术和手段;随着我国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从事工程建设的工人其文化水平、职业综合素质也会不断提升,有利于参建各方质量安全意识的提升,也有利于新的质量安全管理技术和器械的使用推广,最终不断提升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另外,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推进,一些地方已经对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组织机构进行了改革,有了一些创新的作法,未来,重庆市J区质监站、安管站在机构改革中,可积极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