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协作多点(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通信技术,利用分布在空间中的多个站点之间的协作,可以有效提高用户(特别是边缘用户)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然而,传统的CoMP技术基于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OMA)技术,这使得系统的频谱利用率不高。例如,当多个站点协同服务一个边缘用户时,每个站点须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协作多点(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通信技术,利用分布在空间中的多个站点之间的协作,可以有效提高用户(特别是边缘用户)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然而,传统的CoMP技术基于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OMA)技术,这使得系统的频谱利用率不高。例如,当多个站点协同服务一个边缘用户时,每个站点须要同时为该用户分配一个信道资源块,由于OMA的限制,该信道资源块不能被其他用户占用,这使得当用户数较多时,系统的频谱资源将变得相当紧张。将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应用到CoMP通信中,即CoMP-NOMA技术,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困境。CoMP-NOMA的核心思想是在多个站点协同服务边缘用户的同时,每个站点采用NOMA的方式服务额外的中心用户,这样可以在保证边缘用户服务质量的同时,增加系统的接入量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此外,从另外一个角度,CoMP-NOMA也可以有效解决单小区NOMA技术对边缘用户服务质量提高有限的缺点。由于以上特性,CoMP-NOMA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本文研究CoMP-NOMA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预编码设计、传输方案设计以及性能分析等。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点:1)基于用户最小数据速率和单站点最大发送功率约束,以最小化总发送功率为目标,研究两站点CoMP-NOMA系统中下行链路的预编码设计。首先,考虑两站点三用户场景,问题可分类为发送站点时钟完美同步和非完美两种情况。针对每一种情况,首先给出基于用户数据传输速率约束和单站点最大发送功率约束条件下的预编码问题建模,经过对原始问题的转化和相应理论分析,提出预编码器设计算法。然后,给出当CoMP-NOMA与脏纸编码(Dirty Paper Coding,DPC)方案的最小总发送功率相同时信道所须满足的条件(称为信道准退化条件)。最后,将研究场景推广到两站点多用户场景,利用三用户情况下的理论分析结果设计用户配对算法,将用户分为多个簇,簇间采用正交传输策略,簇内采用CoMP-NOMA或者迫零波束赋型(Zero-forcing Beamforming,ZFBF)传输方案,得到混合多址CoMP-NOMA传输方案。2)在密集网络站点协作场景中,研究可行的上下行CoMP-NOMA传输方案设计,以增加系统接入数量和提高频谱利用率。首先,根据密集网络中站点与用户的分布特点,给出基于随机几何中的泊松簇过程(Poisson Cluster Process,PCP)的网络拓扑结构建模。然后,分别设计上下行CoMP-NOMA传输方案,并根据上下行解调信号的信干噪比表达式,利用随机几何相关理论,对所提方案进行理论分析。最后,进行仿真实验验证分析结果并与OMA方案进行对比,以刻画CoMP-NOMA方案优越的性能。3)在车联网路边站点协作场景中,研究CoMP-NOMA传输方案的系统性能,重点针对路边站点以及车辆沿路分布的特点进行建模和分析。基于泊松点过程(Poisson Point Process,PPP)的建模适用于传统密集网络,但是不能刻画车联网中路边站点以及车辆沿路分布的特点。为弥补这一缺点,该项工作首先建立基于泊松线Cox(Poisson Line Cox Process,PLC)模型的网络拓扑结构建模。在该模型中,道路系统被建模为泊松线过程(Poisson Line Process,PLP),站点和车辆用户则被建模为每条道路上的一维PPP。然后,给出基于Alamouti编码的下行CoMP-NOMA传输信号建模。其次,对边缘用户与中心用户的中断概率进行理论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研究功率分配系数对于中断概率的影响趋势,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给定边缘用户中断概率上限条件下的最小化中心用户中断概率问题的最优功率分配算法。
其他文献
焊接是高温合金部件在制造和修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加工工艺。然而,由于传统的Ni沉淀强化高温合金在焊接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焊接热裂纹,因此传统Ni基沉淀强化高温合金往往被认为是不可焊的。沉淀强化型Co-Al-W基高温合金的各种特性表明该合金很有可能具备良好的焊接性,因此Co-Al-W基高温合金合金也有潜力成为一种兼具高温承温能力和优异的可焊性的新型高温合金焊接材料。但是目前针对Co-Al-W基高温合
有机光电集成技术是未来信息和能源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其物理基础是分子尺度上的光电相互作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诱导发光技术(STML)将STM的超高空间分辨率与高灵敏的光学探测技术相结合,展现出了在单分子水平上探索光电现象和洞悉内在物理机制的前所未有的能力。实现基于STM的单分子电致发光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抑制由分子与金属衬底之间的直接电子转移引起的荧光猝灭效应。在STML研究中,通过物理脱耦
随着航空涡轮发动机向高推重比和高流量比的方向不断发展,要求发动机的涡轮前进口温度不断提高,在高温合金叶片表面涂覆热障涂层是必然选择。热障涂层依靠最外层陶瓷层隔绝大部分热量,并借助金属过渡层将基体和陶瓷层粘结。金属粘结层是热障涂层体系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作为储铝层,为其表面保护性Al2O3膜的生长提供充足的Al源,从而实现对高温合金基体的高温腐蚀防护。然而,高铝涂层与单晶合金基体间势必会因成分差异而
2022年的河北中考化学既是“双减”政策实施后的第一年,又是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课标”)进行命题的第一年。基于2022年课标,结合命题新政策,全面分析河北中考化学试题,并针对一些典型试题,研究学生的错误答案、剖析学生答错的原因,以梳理、总结出其对日常教学和中考复习的启示,如此既可提高学习效率,又可促进以素养为本的高质量化学教学走向常态。
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组成。其中,“创新性”是“四翼”考查要求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创新性试题是考查学生创新思维及核心价值观念的有力工具。本研究对2023年高考全国卷生物学创新性试题进行分析,发现其关注社会科技发展,彰显价值引领;注重联系回归教材,体现课标变化;深入考查重要概念,反映学科本质联系;关注创新能力,变“学会”为“会学”。据此进一步探究创新性试题对教学的启示,以期更好地
生物集群运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且倍受关注,其中蕴含了复杂的流体力学、生物学和社会学机制,对生物集群行为的物理机理分析及仿生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变形体动力学、浸没边界法及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数值研究了包含两个或多个波状运动翼型系统的自主运动问题,并对其中的部分或全部个体进行了主动控制。本文的结果对鱼类的集群游动有一定启示,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设计并开发了基
金属锂因其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mAhg-1)及低的氧化还原电位(-3.045 vs.标准氢电极),被认为是锂基电池体系最理想的负极材料。然而,金属锂在可逆电解/电沉积过程中,枝晶生长与不稳定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SEI)膜给金属锂负极电池带来安全隐患、库伦效率低与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制约了其实用化。因此,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并优化SEI膜的成分
三维视觉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人类的感知信息绝大部分来源于视觉信号。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真实感和浸入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与传统技术相比,光场成像技术可以同时记录光线的强度信息和角度信息,因而可以提供额外的观看体验,如自由切换视角,主动重聚焦等等。光场技术也因此被视为最终实现六自由度体验的关键技术。但目前光场的实际应用尚存在一些问题:光场数据量巨大,对存储和传输都构成了巨大的挑战,而
马氏体时效钢作为超高强度钢的重要成员,可以通过在中等温度下进行时效处理析出纳米级的析出相来实现材料的强化。这类钢具有超高强度、高延展性和高韧性,因此成为火箭发动机外壳、潜艇外壳和低温导弹等结构件的首选材料。了解马氏体时效钢在时效过程中的析出相演变规律,探究析出相的作用机制,是开发综合性能优异的马氏体时效钢的基础。在马氏体时效钢中,各种纳米析出相的种类、形貌及其热稳定性与材料成分以及热处理制度密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