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C25A26新发突变的鉴定及其与联合氧化磷酸化缺陷症28型相关性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腺苷甲硫氨酸(SAM)是机体主要的甲基供体,具有广泛的靶底物。因此,它对几乎所有的生物甲基化反应都是必不可少的。SAM由细胞质中的蛋氨酸和ATP的蛋氨酸腺苷转移酶合成,随后分布在不同的细胞室,包括线粒体,其中甲基化主要是核酸修饰和呼吸链功能所必需的。细胞质中S-腺苷甲硫氨酸(SAM)浓度的改变被认为与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和自然衰老过程有关。由SLC25A26(MIM:611037)编码的人类线粒体SAM载体(SAMC)在所检查的所有人体组织中均有表达,被认为是SAM进入线粒体的唯一途径。甲基化是许多线粒体过程所必需的,包括RNA和蛋白质修饰等,受损的SAM运输到线粒体会导致复杂的综合征,导致多种原发性缺陷,引起线粒体疾病。而本课题研究的氧化磷酸化联合缺乏症28(COXPD28)与SLC25A26突变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SLC25A26基因突变会通过影响SAM转运进而影响线粒体翻译,RNA稳定性,蛋白质修饰和硫辛酸的生物合成等过程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疾病,该病发病率低,但致死率高,且临床症状复杂多变,难以及时通过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相关检查给出明确诊断,因此,基因检测变成了确诊和鉴别诊断的金标准。目的:在本研究中,我们对COXPD患者还有患者家属进行了多种测序方式相结合的基因筛查方法,以彼此互补提高基因突变的检出率,鉴定出中国血统中SLC25A26的新发致病突变,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为COXPD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方法:我们对COXPD28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全外显子组和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均已应用于遗传分析,并对鉴定出的基因突变的预期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建立了同源三聚体模型以可视化受影响的区域并预测该突变基因的可能结果。然后,通过在线搜索SLC25A26以及氧化磷酸化联合缺乏症28(COXPD28)报告的所有病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在中国患有氧化磷酸化联合缺乏症28的患者中鉴定出了新的复合杂合 SLC25A26 突变(c.34G>C,p.A12P;c.197C>A;p.A66E)。这两个突变分别位于SAMC的跨膜区1和跨膜区2中。作为线粒体载体家族的成员,SAMC的跨膜区域高度保守。通过计算机分析预测这俩种突变均具有致病性,并会导致SAMC的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SAMC结构的改变可能会导致甲基化不足,并通过影响SAM的运输而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疾病的发生。结论:该区域的变异可能导致线粒体SAMC转运功能的可变丧失,并导致COXPD28。这项研究进一步完善了 COXPD28基因型-表型关联性的研究,可以为疾病的预后提供相关参考,并在为家庭考虑生殖计划是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考古发掘中出土的两周时期曾国青铜容器进行搜集、整理,通过类型学研究观察、总结其演变规律,并将曾国青铜容器与中原地区及楚系青铜容器进行对比,从宏观上把握曾国青铜容器的文化因素构成与阶段性特征。本文共由四个部分组成,摘要如下。第一部分绪论。首先对研究对象的概念及时空进行界定,对目前已知的曾国考古所得青铜容器进行梳理,回顾了前辈学者对曾国青铜器及曾国历史相关问题的研究史,并进行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