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文明向全球的推进,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等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严峻的现实使人们深刻认识到:环境不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供应地,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已经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对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赖法律和经济手段还必须诉诸伦理观念。自然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就是在人们对近代工业文明所酿成的生态危机的反思中产生的。本文通过对自然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思想剖析,发现了其理论立足点的不合理性,强调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产生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力图走出自然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困境。得出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及确立科学的环境伦理学。坚持这样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思想是为了说明:环境伦理学研究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自然界的无人类指涉的“完美、稳定和美丽”,而是为了根本摆脱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危机与困境。最终达到生存与发展的统一。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自然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产生的必然性、含义和理论价值。自然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突现而产生的。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生态伦理学的著作开始出现,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西方环境伦理学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环境伦理,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是物种对生存竞争中行动自由的约束;从传统哲学的观点看,则是人对社会行为进行善恶判断。西方的环境伦理学学者对环境<WP=72>伦理学的定义有两种 :一是关系说,一是义务说。关系说认为:环境伦理学是系统而全面地说明和论证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的道德关系的学说。义务说认为环境伦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环境危机日益严重,从原始社会、农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到现代技术社会,每一次科技的飞跃都使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升入到一个新层次,人类主体意识极度的膨胀。对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解决必须诉诸于伦理观念。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理论价值在于,生态价值理论的提出是对传统伦理学的大胆突破,把道德关怀的对象从人这一物种扩展到人之外的其他物种和整个生态系统。环境伦理学就是人的自我反思伦理转变后的产物。第二部分论述了自然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基本思想及理论内涵。1、动物解放/权利论:以辛格为代表的动物解放论从功利主义伦理学出发,认为我们应当把“平等地关心所有当事人的利益”这一伦理原则扩展应用到动物身上去。以雷根为代表的动物权利论从康德的道义论伦理学出发,认为我们之所以要保护动物,是由于动物和人一样,拥有不可侵犯的权利。2、生物平等主义:施韦兹的敬畏生命伦理理念要求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那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满怀同情地对待生存于自己之外的所有生命意志。泰勒的尊重大自然的伦理学认为,人只是地球生物共同体的一个成员,他与其他生物是密不可分的。尊重大自然,就是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拥有同等的天赋价值和相同的道德地位的实体,它们都有权获得同等的关心和照顾。3、生态整体主义: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WP=73>学的宗旨是要“扩展(道德)共同体的界线,使之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由它们组成的整体:大地”,这意味着,人不仅要尊重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由奈斯开创的深层生态学,认为每一种生命形式都拥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若无充足理由,我们没有任何权利毁灭其他生命。随着人们的成熟,他们将能够与其他生命同甘共苦。以罗尔斯顿为代表的自然价值论把人们对大自然所负有的道德义务建立在大自然所具有的客观价值的基础之上。第三部分指出了自然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困境即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中心主义的质疑。道德关怀的对象:自然中心主义认为,某些非人存在物也拥有道德地位并获得道德关怀。人类中心主义认为非人存在物不具有与人同等的地位因而没有获得道德关怀的资格。自然是否具有内在价值:自然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点是认定一切生命体都有独立的内在价值。从生物体及生物圈的活性和它们复杂神奇的自调机制等方面可以判定它们具有内在价值。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的内在价值无非是人类自我意识能力在情感、意志、行动方面的折射,它不会在人以外的存在物的身上体现出来。道德的义务与自然的权利:自然中心主义认为自然权利是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基本伦理准则,并非依赖于人类而存在的。人类中心主义否认了自然权利的存在,指出权利只是为人类社会所特有。最后得出自然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存在困境。表现在三方面:抹杀人与自然的对立,片面夸大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否定了人的主体性,否定了人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主体。否定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 <WP=74> 第四部分论述如何走出自然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困境即走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在于它坚持人的主体性,辩证的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实践性质所决定的,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对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表明人类理性的本质是理智的,它是建立在全球环境、生态保护运动和当代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