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显得越来越重要,外部投资者依靠它来对企业运营状况进行判断。然而,正是因为会计信息对资本市场资源分配起到导向作用,一些企业管理者便对会计信息进行修饰,以满足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业绩的要求,抑或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薪酬水平。近年来,国内外上市公司屡有财务造假丑闻爆出,这使我们意识到,盈余管理在企业中或许已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行为。但从长远来看,依靠盈余管理来提高短期绩效终究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盈余管理同样值得关注的便是企业社会责任。社会为企业提供发展的平台,将其与各个利益相关者相联结,以获得发展所需的各项资源,企业也理应承担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责任。但由于企业的趋利性,在缺乏足够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有效的外部约束的情况下,企业往往会倾向于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以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从本质上来说,盈余管理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企业对盈余信息进行操纵,以误导利益相关者使其做出错误判断。有企业甚至还借助社会责任行为营造出负责任的形象,实则却是为了掩护其背地里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而之前学者对于社会责任的研究多与企业绩效相结合。学者们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角度也很多,但将两者相结合的却较少。因此,本文试图探究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其盈余管理活动的影响,以及企业所在地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对两者关系的影响。本文以我国2010年-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与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又进一步从全样本中分离出对外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子样本,以研究社会责任履行质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随后分组研究了市场化进程对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履行的质量越高,则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越低,目前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主要是作为企业治理的替代机制发挥及内部监管作用而非作为掩饰盈余管理的堑壕。另外,相比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企业社会责任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关建议,即相关部门通过立法等手段完善社会责任相关体系,并加强监管力度;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推动市场化进程,营造公正透明富有活力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