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径TCP的异构多路数据调度机制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接入技术的迅速发展、多样化网络基础设施的大规模部署,以及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融合,终端用户配备多个网络接口也随之日益普及,如何融合多接口技术实现并行多路传输逐渐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然而,传统的基于单路径传输的TCP协议却不支持多接口技术,于是IETF组织在2011年颁布了多径TCP协议标准(MPTCP),使得终端用户可以利用多网络接入能力,拟合多条链路进行数据传输,从而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和系统性能。MPTCP将传统的TCP协议和多接口技术相结合来实现数据在多条链路上并行传输,以达到兼容当前网络设备、应用程序接口和协议的目的。因此,MPTCP被认为将取代TCP成为未来互联网传输层的核心协议。然而,在对现有的并行多路传输技术和MPTCP相关论文和协议标准的研究中我们发现,MPTCP在实现并行数据传输时容易造成数据包失序和缓存阻塞问题,而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采用了不恰当的数据调度机制。针对当前多路径数据调度机制中传输参数的综合认知欠缺以及跨层协同等相关问题研究不足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属性感知的MPTCP数据调度策略(MPTCPMA2),利用路径估计模型记录路径的往返时延RTT和拥塞窗口cwnd两种性能参数,构造多属性协作的混合排序算法对传输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自适应地将数据包按需分发到各条路径上。通过在NS2网络仿真平台上搭建异构和同构两种无线仿真网络场景,对比分析经典的轮询调度算法(RRDS)、改进后的RTT调度算法(RTTDS)和MPTCP-MA2三种数据调度机制的吞吐量性能,MPTCPMA2方案在传输性能上优于其他两种方案。另外,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MPTCP跨层联动的数据调度机制(MPTCP-CC2),该方案的主要功能在于主动感知其它各层协议栈的状态,建立基于传输层与物理层跨层联动的路径质量感知模型,实时评估路径的质量状况。并借助NS2仿真平台,搭建了无线移动网络仿真场景以及修改相应的源码,对比分析RRDS和MPTCP-CC2在移动过程中的吞吐量性能,MPTCP-CC2的平均吞吐量比RRDS提高了6.39%,这些工作将为MPTCP协议在今后异构无线移动网络环境中进行数据传输提供有益的参考。
其他文献
“互联网+”是一种新业态和新形态,是互联网的升级和演变;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将手机变成了学习工具,将师生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为教师全
从2000年开始,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并已发展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一方面,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公众的住房需求不断上升,尽管与此同时房地产业也在快速发展,但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高等学校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和非财政性社会资本相结合,通过实施新的办学机制和管理模式而创建的一种新型办学实体,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教育的关注逐渐提高.同时,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为学科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尤其是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使用,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