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者主体性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有些学者对译者主体性的理解存在较大偏差,认为译者主体性不重视翻译过程中其他要素的存在,主张翻译研究应转向“主体间性”研究;其中有些学者则以译者主体性为名,行背叛原作之实,忽视原作的思想和艺术性,随心所欲地处理原作,从而极大地阻碍了翻译质量的提高。在此背景下,文章以哲学诠释学中的“视域融合”概念为关照重新认识译者主体性。在第一章的引言后,第二章回顾介绍了译者主体性研究的背景和理论框架,第三章接着具体分析了有关译者主体性的问题,探讨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进行视域融合,即积极充分地考虑原文,原文参考材料和译文读者,协调好与多方的关系,努力达到与原作、注释者及译文读者的视域融合。第四章以敏福德的《孙子兵法》为案例,说明第三章的要点,阐述其是如何发挥译者主体性进行视域融合的,以及在此过程中体现出译者如何受到他们的影响,如何保持自身的主体性作用。译者视域与源语文本视域融合过程中,译者需要考虑作者的身份,创作的时代背景和目的,还需要研究源语文本的文字本身,如文本结构、措辞、句式、说明或论证的方法等方式与源语文本进行视域融合,力求保持原文风采又在翻译过程中输入新血液。当译者发现单从与源语文本进行视域融合不能完全获得满足理解的需要时,就会寻求与其参考资料进行视域融合。在译者与这些资料视域融合时进行判断、选择、应用,通过这种自主研习,译者对源语文本会出现更深或者更具有创造性的理解。通过视域融合,译者又会把这种理解的新成果体现在译文中,以序言、注释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些都是译者主体性的表现。译者与前译本的视域融合显然是有条件的(存在前译本;译者要有融合或学习的意愿和行为)。通过与前译本视域融合,译者可以看到原来的译本是怎样理解原文并表达原文的,以及前译本是怎样满足读者需要。此外,译者可以通过前译本的研习,借鉴并定位自己的译本特色,发挥其主体性。译者在与读者进行视域融合时,译者先对其读者定位,了解他们的理解水平,要求等以更好表达译文,译者通过译文来满足读者的要求,甚至能对读者进行适当引导。译者在进行上述视域融合时,一方面译者总是主动地研究其各翻译因素的情况,适当地满足其要求或者传承借鉴他们成果,另一方译者自身的视域又总会对这种视域融合起极其重要的作用,译者带着自身特色去再创造,使自身的视域在新的融合中获得新生。因此通过研究,以“视域融合”概念为关照,译者在充分考虑各种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为实现翻译目的,译者自身的视域在与其他各翻译主体或者要素(源语文本、源文参考材料、前译本、译文读者等)进行多次视域融合的过程中,译者主体性是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包容性和创造性,以及在不断更新中对自身视域的动态的持久力。最后文章指出,从视域融合概念看译者主体性是个比较复杂的课题,涉及很多因素的探讨,因此,更为系统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