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美里,1968年出生,在日韩国人,十六岁高中退学后进入剧团当演员并开始写作。1997年以《家族电影》获芥川奖,成为日本极少数三十岁之前即获得如此重要奖项的作家之一。她依托自己亲身经历创作的《命》《魂》《生》《声》等作品,被誉为日本现代女性私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柳美里的作品多聚焦于自杀以及传统家庭的解体和重建。在现代日本社会随着女性越来越多参与社会生活,作为社会最小组成的传统家庭模式也在解体。日本人的价值观被重建,日本女性的家庭观和价值观也在改变,她们要求被社会认可,要求社会承认她们的价值。家庭是由血缘关系组成的,这一传统的观念正被逐渐打破。于是,“家庭”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当代女作家们的主题。女作家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反映所处时代的文学、文化和社会的现状。柳美里作为女性作家,切身体验了传统家庭的解体。木论文将现代女性作家生存的社会作为写作背景,通过解读柳美里文学中的种种扭曲的家庭像,阐明“传统家庭解体”这一主题,探索传统家庭解体和重建的过程。柳美里的作品不怀念传统模式家庭的生活,甚至可以理解为憎恶,但是可能由于“滞日”的原因,与同时代的日木籍女作家相比,她更期望学习融入这个社会,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使她比日本女性更容易接受日本的文化和价值观。论文的起始部分主要阐述本文所研究的问题以及选择这一论题的理由,并简要介绍中日两国有关柳美里的研究情况。序论部分主要分析日本社会家庭构造的变迁,从中衍生出的女性家庭意识的变化,以及相关的近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通过介绍柳美里文学存在的社会背景,引出家庭这一话题。第一章主要分析柳美里的生活轨迹和家族构成,并介绍柳美里的作家经历和作品,描述现实血缘家庭的家庭像,分析柳美里的偏执性格的形成原因,加深读者对柳美里和她自身家庭的了解。第二章主要对柳美里所背负的在日韩国人这一身份进行论述。由于滞日这一因素,描写柳美里的文学世界就必须分析在日韩国人的生活现状。第三章主要论述柳美里文学中传统家庭的解体过程。逐一考察《鱼之祭》、《客满新居》、《家庭电影》中的家庭像和作品本身想要表达的意义,表达出柳美里对于家庭解体这一过程的认知。第四章通过对《水边的摇篮》的主题进行分析,指出柳美里对血缘传统家庭的完全失望。接着通过讲述《命》中的非传统家庭以及家人之间的羁绊,探索家庭的重建方式。同时考察柳美里文学所代表的近现代女性文学对社会的影响。私小说非常容易在年轻女性中引起共鸣,女作家对年轻女性的家庭观婚姻观的影响不容小觑。最后,总结前四章的内容,在概括总结传统家庭解体和重建这一主题的同时,简要表明今后的课题研究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