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共创视角下高校校友档案记忆建构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yong3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校友记忆既包括高校校友对母校的回忆也包括高校校友之间的记忆。其是高校校友个人校友身份感和根源感的来源,是高校校友之间联络与合作的前提,是高校校友会开展一系列校友活动的根本保障,也是高校文化与发展的最可靠的历史见证。高校校友档案是构建和保存高校校友记忆资源最重要且最不可替代的要素。其不仅包括在校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的档案文件材料,也包括高校毕业生离开学校后在和往昔同学的联络中、参与母校的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文件材料,其中蕴含着最真实、最生动的校友记忆。
  目前,中国高校校友档案记忆的管理与开发的仍处在探索阶段,与此相关的实践活动比较有限。在现有的高校校友档案研究成果中,仅以高校相关部门(如高校校友会、高校档案馆等)作为单一的管理主体对于高校校友档案记忆资源的构建有着一定的阻碍和限制。而广大高校校友作为档案的形成者和重要价值建构主体仍处于“被忽视”的境地。如何改变这种格局,如何充分调动来自校友们的智慧和力量,“价值共创”无疑提供了一条可供探索的路径。因此本文采用学科交叉的方式,将价值共创理论引入档案学研究,在肯定高校校友档案各价值主体(高校校友、高校档案馆、高校校友会、民间校友会)地位的前提下,以价值共创的视角看待高校校友档案记忆资源,进而探讨价值共创视角下高校校友档案记忆的建构策略。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采用深度访谈法对高校校友档案记忆的各价值主体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利用质性分析法分析访谈文本,对高校校友档案的主体特性、高校校友档案的形成特性,以及各价值创造主体对于高校校友档案记忆资源的开发、利用需求进行阐述。结合对特征、特性和需求的分析,尝试提出建构价值共创视角下高校校友档案记忆建构的策略。即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互动渠道,利用一定的系统平台,调动高校校友档案记忆的各价值创造主体参与高校校友档案的管理,通过群体智慧的发挥实现对校友档案等相关资料的高效及有序化聚合,实现高校校友档案记忆价值的共同创造。
其他文献
智库被称为“思想库”“智囊团”,来服务与社会和政府。社会智库是中国新型智库的重要一份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加快的背景下,对社会智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社会智库要进一步加强对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当下社会智库快速发展,在咨政议政、外交影响、理论研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社会智库发展时间较短,当下总体发展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并且在知识服务方面的的建设还不完善。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的社
学位
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作为政府引导民众参与民主式治理,提高我国多中心治理和善治水平的载体,其对于政府建立健全数据公开和联动管理体制,提高政府线上行政管理水平和社会治理水平,推进政府数据化方式提高服务社会的程度,均具有其现实价值。自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颁行以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和公共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成为政府在机关行政事务改革和社会综合治理模式
政府数据开放进程的持续推进使得社会公众对数据的需求也呈现出增长趋势。政府在数据控制和调度方面的优势地位虽然可以推动其最大程度提升数据的使用效率并建立具有高度数据价值挖掘性的管理机制,但数据安全隐私保障问题也同样应当引起重视。世界主流发达国家在政府数据安全保障和用户个人隐私维护方面进行了多重探索,其在合理使用政府开放数据的同时建立了面向用户隐私安全保障的管理机制。但是,我国政府数据开放进程的阶段性限
当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公民在各类平台的均有注册信息,涉及到个人姓名、电话和住址等个人信息,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使公民的个人信息“暴露”在大众面前,个人信息泄漏事件近来日发增多,诈骗情况屡见不鲜,如何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有效保护?不仅需要个人自觉,企业、图书馆、银行和学校等信息控制者进行合法管理,同时要对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完善、个人信息保护范围进行明确和加大违法处罚力度等。当前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正在审
学位
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各类社会矛盾和突发事件规模日益扩大且程度加深,尤其是网络环境以其便捷性、瞬时性、开放性和去中心化性等特点使公众过多依赖社交网络进行态度表达和情绪宣泄,各种社会风险蕴藏其中,为政府等管理部门管控舆情风险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社会稳定一直都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长期安全和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对国家和社会进行深化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各类风险的
学位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的文书档案工作总体上历经了探索、形成与逐步调整的演变过程,宋代正是封建时期文档工作进步的一个重要节点。从目前遗存下来的各项史料中,可以清晰窥见宋朝在档案文书实践与理念上的尝试与突破。尽管这些制度有的半路夭折,有的趋于保守,但文书档案工作的存续已经深刻融入到王朝政治与国运的发展脉络之中,长期服务于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并得到统治集团主流意识的认同,是治国理政看不见的隐形之手。  
学位
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档案教育建设经验是新中国档案学高等教育创办的重要起点,新中国依靠苏联专家和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苏联档案教育的经验,从开办专修科档案班开始,逐步建立起新中国档案学高等教育体系。俄罗斯档案教育起源较早,倡导终身教育理念,教育体系层次鲜明,重视档案教育改革以适应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俄罗斯档案教育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体系,充分展示了其教育模式的优越性,但也存
学位
档案作为记载人类实践活动、传承历史文明的物质载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随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进步,档案从封建统治阶级的私有财产变为面向公众开放的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档案的休闲价值和经济价值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档案馆的功能从保存和管理档案的传统功能转向关怀大众文化需求,提供教育、交流、娱乐等新的服务功能,档案文化创意产品也应运而生。但相较于图书馆和博物馆,我国档案馆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实践中处于落
学位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解决“三农”问题基础上对新时代乡土中国的召唤与实现,它既将关注乡村发展上升到国家高度,也代表着新时代全面振兴乡村的战略背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档案事业应该贡献怎样的新力量、实现怎样的新发展成为档案学界面对的新课题。乡村档案馆在我国已有30余年的发展历史,在繁荣乡村文化、助力基层治理、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作用重大,是新时代基层档案工作发展的一个可行的思路。然而由于乡村社会环境与基层自治
学位
随着高校图书馆数字建设的发展,电子资源渐渐成为了高校图书馆文献构成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各高校的电子资源建设得到重视,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技术设备的提高,用户在使用电子资源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目前用户电子资源使用行为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因此本文归纳了影响用户使用电子资源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提供建议和对策。本文大量吸收国内外研究结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