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的著名思想家。其人其学早已成为国内甚至国际学术界的重点研究对象,而作为其思想重要方面的政治体制思想,当然是其中的研究重点之一,其研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王夫之政治体制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学术渊源。社会的动荡、矛盾的激化、资本主义的萌芽,为其政治体制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促使他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思考;渊源的家学传承,对其治学态度、治学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造就了王夫之丰富且富有鲜明时代烙印的政治体制思想。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王夫之的政治体制思想及其内在矛盾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政治方面,王夫之主张“尊君”,认为君主的地位是神圣不可动摇的。基于此,他从天人关系、治统与道统、人类历史发展以及当时历史环境等角度论证了其“尊君思想”。同时,鉴于明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他又对君主专制体制及其非道德性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并提出君权“可禅、可继、可革”的观点。另一方面,对于传统吏治问题,王夫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提出了严于治吏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法贵责上”,从严考核、选贤与能的主张。地方行政方面,王夫之一方面从封建统治者的立场出发,为郡县制度辩护,为暴秦辩护。他认为,郡县制度的实行是势之所趋,是实行了天下大公,并认为郡县制度是优于封建制度的。另一方面,他又对郡县制度的弊端进行了揭露。此外,在总结明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通关历代政治体制设置的得失的基础上,王夫之提出了分权制衡的主张,即中央实行君权“环相为治”,地方“分统于下”,并提出“自治而刑略”的主张,要求“刑尤祥于贵,礼必逮于下”,给予民众一定的自治权利。同时,由于阶级立场和自身的局限性,王夫之又对君子小人之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总体而言,王夫之对政治体制思想的理解和阐述是全面而深刻的,加之他从社会现实出发,所以他的政治体制思想具有鲜明的历史进步性和现实性。但是由于传统思想的束缚和王夫之自身素养的局限性,他的政治体制思想又出现了观点不一,前后矛盾的一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内在矛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