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自我同一性发展为主题,以班级内的非正式群体交往为角度,对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在理论分析部分,本研究将自我同一性界定为:“特定背景系统中,自我和他人互动而达成的一种自我平衡状态,这一平衡状态的达成与维持依赖于自我认识的主动性、自我表征能力以及自我调节能力;平衡的表现因背景系统的差异而表现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自我和他人,自我和群体之间的平衡”。这一界定的提出,延承了Erickson,Marcia,Kroge,Moshman等人的思想,同时强调了自我同一性的自我主体性自组织的本质性,自我与背景的交互作用性等方面,而且又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同时,本研究提出了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中的发展背景、发展阶段、发展过程三者彼此整合的思路,从而构建了本研究的实证研究体系,即群体交往对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群体交往中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机制研究、群体交往对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结果研究。 在实证研究的第一部分,使用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的标准化量表(EOM-EIS-Ⅱ),以上海市和山东省1171名小学至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现状与规律,结果发现,自我同一性发展存在年龄阶段性与领域不同步性,主要体现在初中阶段与人际关系领域发展较为突出。初中阶段的人际关系领域中自我同一性发展表现为“混淆最低,前闭最低,获得提高”。在此基础上,针对初中阶段青少年人际关系领域的自我同一性,探究了群体交往影响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因素,结果发现,群体地位、领悟社会(群体)支持、群体认同是影响自我同一性的重要因素。 实证探究的第二部分以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机制进行了研究。以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处于群体中核心地位的有74位、孤立地位的有6位,结果发现,在青少年选择与加入群体、维持群体、调节群体的交往过程中,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机制主要表现为:归属驱动与意向比较、信任联结、差序分化、群体同化与疏离。这些机制协调运作,从而使个体在融合—自主趋势中,自我同一性得到不断发展。 实证探究的第三部分,进一步采用作文故事分析与投射故事分析的方法,分析群体交往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的一些结果。以初二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处于群体中核心地位的有130位,处于孤立地位的有39位。研究结果发现,群体交往使核心地位个体能在“冲突性事件”的经历过程中获得“包容”,能不断地“自我提升”,趋向于自我同一性获得。而缺乏群体交往使孤立地位个体多形成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