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初发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SD)与脑卒中病灶部位的关系;2.分析PSD与缺血性卒中OCSP分型之间的关系;3.观察PSD对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对114例初发脑卒中患者依据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17项版本)和发病2周至1年内的抑郁发生情况分为抑郁组与无抑郁组。2.分别对卒中不同脑损伤部位在卒中急性期(卒中后2周左右)、恢复期(卒中后3个月)及后遗症期(卒中后1年)的PSD发病情况进行比较。3.根据缺血性卒中OCSP分型,对不同缺血性卒中类型的PSD发病情况进行分析。4.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测评患者发病后2周-1个月内、3个月和6时月时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与入院时的神经功能情况作对比。5.应用统计软件SSPS11.5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14例卒中患者发生抑郁者38例,其中轻中度抑郁36例,重度抑郁2例,PSD发病率为33.3%。2、两组患者入组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ES评分),卒中类型无差异,单身或独居者较与家人同住者有更高的抑郁发生率。3、病灶位于左半球与右半球、右侧半球前部与右侧半球后部PSD发生率在卒中后各阶段均无显著差异;病灶位于左侧半球前部者较位于左侧半球后部者,在卒中后恢复期有更高的PSD发生率;皮质、皮质下、基底节区和内囊、额叶、小脑、脑干PSD发生率进行比较两组无差异。4.对缺血性卒中不同OCSP类型比较:前循环梗塞较后循环及腔隙性梗塞患者更易发生PSD。5.分别对两组卒中后2周-1个月内、3个月时和6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NIHSS评分,对两组三个时间段NIHSS评分相对于入院时的NIHSS评分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在卒中后3个月及6个月时抑郁组较无抑郁组有差异。结论:1.本研究中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33.3%,其中轻中度抑郁发生率为31%,重度抑郁为2%。2.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卒中脑损伤部位有关,并且其相关性随卒中后病程而有所变化:病灶位于大脑半球前部尤其左半球前部者,在卒中的恢复期较其他部位更易发生PSD。3.缺血性卒中OCSP分型中,前循环梗塞较后循环梗塞患者更易发生卒中后抑郁。4.PSD的发生影响患者卒中后尤其是恢复期神经功能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