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及其调控蛋白在人类不同年龄段椎间盘组织退变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存在的基因调控机制。 方法 对0~58岁不同年龄段正常人腰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形态结构进行H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及其调控蛋白在人类不同年龄段椎间盘组织退变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存在的基因调控机制。 方法 对0~58岁不同年龄段正常人腰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形态结构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TUNEL(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细胞凋亡检测、Bcl-2和Bax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1)HE染色:在胚胎和儿童时期髓核内以脊索细胞为主,到成年后以软骨样细胞为主。从胚胎后期开始,椎间盘髓核细胞数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到老年阶段髓核细胞的数量已经很少(P<0.05)。 (2)TUNEL检测:胚胎后期即可见髓核细胞TUNEL反应阳性,而且在各年龄段均可见TUNEL反应阳性细胞,阳性颗粒的平均光密度值逐年增高(P<0.05)。从胚胎后期到成年,TUNEL阳性细胞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并降到整个生命过程中的最低点;继之,TUNEL阳性细胞率又逐年升高(P<0.05)。 (3)Bcl-2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自胚胎后期开始,Bcl-2蛋白就开始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但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P<0.05)。Bcl-2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亦呈同样趋势(P<0.05)。 (4)Bax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ax蛋白在胚胎后期即呈现较高水平表达,随年龄增长其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到成年后,Bax蛋白表达水平又有所升高,但不明显。从胚胎后期到成年,Bax阳性细胞百分率逐年递降(P<0.05);成年以后Bax阳性细胞百分率又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P<0.05)。 结论 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随年龄增长大量腰椎间盘髓核细胞发生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减少。Bcl-2蛋白可能参与了椎间盘细胞凋亡的调节,但表达水平较低,不能阻止细胞凋亡的发生。Bax蛋白的表达可能参与了整个生命过程中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凋亡。
其他文献
以云南德宏州陇川县广山景颇族旅游村寨以及寨内旅游景点景颇园为例,选取在寨内深度旅游的游客拍摄的照片和互联网上以官方网站为主的网络照片为研究样本,借助软件对比分析,
目的 利用尸体标本制成胸腰段骨折生物力学模型,分别行侧前方TSRH(Texas Scotlish Rit Heospital)与Z-plate(Z型钛合金板)两种不同的内固定,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比较TSRH与Z-
先天性巨结肠症(congenital megacolon)又称为赫希施普龙病(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胃肠道畸形。本病的发病率为1/5000,男女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男性较女性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聚明胶肽注射液(Polygelatine injection)作为血浆代用品用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时血流动力学、氧供、氧耗、动脉血乳酸盐、血液流变学、血电解质及凝血功能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逐渐步入一个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其显著特征之一是以知识产权为主的无形资产在社会经济中发挥巨大作用,成为企业价值产生和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临床常用的人工心脏瓣膜(Prosthetic Heart Valves,PHV)主要有人工机械心脏瓣膜(Mechanical Heart Valve,MHV)和人工生物心脏瓣膜(Bioprosthetic Heart Valve,BHV),两者各有优缺
目的总结徐荷芬教授治疗肝癌的辨证思路与治疗经验。方法通过随诊抄方,整理病案,总结归纳徐荷芬教授治疗肝癌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用药经验,并列举案例进行说明。结果及结论中医
<正>上世纪末,我国粮食科研工作者自主研发集成创新,开发了以粮情电子检测、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和谷物冷却低温储粮为主要内容的储粮"四合一"技术,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
新媒体境况下,党建工作既会面对超越时空阻碍的巨大利好,也会遭遇技术性权威分散的挑战,其创新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因此,新媒体境况下党建工作应对挑战首先需要充分利用新媒
广西民族教育地方立法应该采用促进法的立法模式,立法以政府引导和促进广西民族教育为目的,以倡导性、授权性规范为主,以授益性法律后果为立法目标。广西民族教育促进条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