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大部分的未脱贫人口聚集在老、少、边、穷地区,是扶贫工作中最困难也最复杂的一部分。呼伦贝尔市地域辽阔,林草资源丰富,居民收入受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是内蒙古“老少边”贫困的重点区域以及少数民族、游牧民族聚集的代表性区域之一,贫困形势较为严重。2018年呼伦贝尔市发布了《呼伦贝尔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积极响应自治区的金融扶贫政策,进一步完善金融扶贫工作。一方面与国家和政府的财政资金运用紧密相连,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也要做出不小的努力,积极参与贫困扶持工作中去,尤其是在较为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扶贫,不仅分担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创收的目的,还能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然而,呼伦贝尔市在积极响应政策完善金融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尚存在某些问题,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贫困户为金融扶贫工作的开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实现呼伦贝尔市全面脱贫做出努力。为了更加贴合实际的掌握呼伦贝尔金融扶贫的实际工作情况,本文在对相关金融扶贫研究进行系统化梳理的基础上,通过走访当地金融扶贫相关机构的方式了解当地金融扶贫的做法,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呼伦贝尔市贫困地区居民的民族种类、知识水平、收入与支出状况,农牧民的生产期限,对贷款的需求和使用情况以及受访者对金融扶贫的认知程度进行调查了解。针对于受访者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及产业特色,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分析金融扶贫工作中切实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提高农牧户金融知识水平,强化产业扶贫带动作用,完善贫困地区金融扶贫体系和保障体系,调动金融机构参与扶贫的积极性,优化贷款流程,根据生产期限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实现扶贫信息共享。通过对呼伦贝尔金融扶贫工作中现存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能够为内蒙古其他地区以及我国西北部地区的金融扶贫工作提供借鉴,助力贫困人口早日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