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侧合声波产生机制及传播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辐射带是由大量捕获在地球磁场的高能带电粒子组成,主要位于1.2-8个地球半径之间,这些能量粒子会对在轨航天系统造成多种故障,并给宇航员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合声波与高能电子的相互作用在辐射带电子的演化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表明,夜侧合声波是由~keV-100 keV的各向异性电子激发形成,但日侧合声波的激发机制和传播特性仍需进一步研究。本论文主要通过多卫星观测数据分析与处理,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深入研究日侧合声波的产生机制、传播特性和不稳定性过程。本文首先通过两个事件研究了低L区域日侧合声波的产生机制。当~keV-100 keV的能量电子从等离子体片注入并从午夜经过黎明漂移到日侧的过程中,范艾伦卫星同时观测到了强烈的合声波和各向异性的能量电子。我们采用kappa分布函数的拟合参数和真实的等离子体参数计算了斜传播的合声波增长率。计算结果表明增长率γ随着传播角θ的增加而下降,平行传播时归一化的峰值增长率可达γ/Ωce=2.6 ×10-3(Ωce是电子赤道角回旋频率)。模拟结果在低频段的峰值频率以及上截止频率和观测非常吻合。目前的结果说明了观测到的低L区域日侧合声波能够被始发于等离子体片从夜侧漂移到日侧的各向异性电子激发。然后通过范艾伦卫星和ERG卫星联合观测到的两个事件,利用从夜侧到日侧的合声波数据,我们使用已构建的三维电磁波路径跟踪模型对不同波谱参数的日测合声波进行了模拟计算。发现波可以从低MLT(磁地方时)区域传播到高MLT区域。两个事件中合声波传播的范围分别可以从6.6-11.1 MLT和7.2-10.8 MLT。初始方位角控制着波在MLT方向传播的范围,较高频率和较高传播角的波能在MLT的方向传播更远。模拟结果表明合声波能通过沿着纬度和MLT的方向从晨侧传播到达日侧。最后模拟计算了日侧合声波对电子的演化作用。我们通过对范艾伦卫星观测到的日侧合声波进行高斯拟合,利用已开发的辐射带高能电子三维动力学演化模型,计算日侧合声波和高能电子相互作用的弹跳平均扩散系数和相应的PSD(相空间密度)演化。模拟结果发现投掷角扩散系数(Dαα>/p2最大值在10-3 s-1左右,/p2最大值在10-5 s-1左右,并且最大值都位于较高投掷角区域。较低能量电子的PSD在4小时内比初始值下降了几十到几百倍,较高能量电子的PSD则比初始值上升了几十到几百倍。模拟结果说明日侧合声波对辐射带低能电子主要是投掷角散射作用,对较高能量电子主要是加速作用。这些结论进一步证明了日侧合声波对高能电子的随机加速和投掷角扩散过程均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中高层(20 km以上)大气区域空气非常稀薄,其中的物理、化学和动力学过程非常复杂,是日地空间物理研究中的重点区域。其中中间层顶和低热层(MLT)区域存在外星物质沉积产生的金属原子或离子层,高度范围80-105 km。在众多金属原子中,钠原子具有相对较高的粒子浓度和寿命,其后向散射截面也较大,因此成为了很好的中高层大气活动示踪物。发展高时空分辨率、高信噪比和高稳定性的中高层大气观测手段可以加深对该
太赫兹波因其在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尘埃与介质以及精细分原子谱线方面的优势,在天文学研究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地球大气对太赫兹波的强烈吸收将优良的太赫兹大气窗口限制到地面上少有的高海拔和极低温的干燥区域。在苛刻的台址条件下实现太赫兹望远镜高达微米量级的面形精度要求是一项具有重大挑战的关键技术。近场射电全息具有测量精度高,便捷高效的优势,是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最为常用的面形测量方法
金刚石作为重要的超高压指示矿物,在全球多个超高压俯冲带中均有发现。对俯冲带金刚石的成因是目前地球科学的前缘研究领域之一,虽然前人已经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但此类金刚石的形成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大洋俯冲带和大陆俯冲带金刚石(包裹体)的发现指示洋壳和陆壳能够携带一定量的碳俯冲到地幔深度(>120km)形成超高压稳定矿物(金刚石)储存在地幔中。同时部分金刚石则通过板片折返和岩浆喷发作用将受到俯冲带熔/流
大别造山带位于中国东部,是由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在三叠纪时期碰撞所形成的,它不仅是世界上保存最好、出露规模最大和研究程度最高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之一,同时也是广泛发育碰撞后岩浆活动的地区之一。研究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认识大陆碰撞过程中俯冲地壳物质再循环,以及镁铁质岩浆演化过程的元素分异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学位论文对大别造山带中生代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
碰撞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记录了大陆俯冲、碰撞造山及陆内裂断等多阶段构造体系的转化,引起了地壳发生明显的变形、变质和岩浆作用,因此是研究大陆动力学和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核心区域。汇聚大陆边缘区域变质岩作为受温度和压力变化引起的构造作用产物,可以形成于不同构造背景且表现出不同的P-T轨迹和温压比,因此是反演造山带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对象。桐柏造山带位于中国中央造山带(秦岭-桐柏-红安-大别-苏鲁造山带)的中部
自Vela卫星在上世纪60年代探测到伽玛射线暴以来,人们对伽玛射线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伽玛暴是一种持续时标很短的高能光子爆发现象,是目前为止人们所探测到的宇宙中最剧烈的爆发现象。根据伽玛射线暴的持续时标可以将其分为长伽玛射线暴和短伽玛射线暴,它们有着不同的起源。通常认为长伽玛射线暴起源于大质量恒星的塌缩,而短伽玛射线暴则起源于致密星的合并,如双中子星并合或中子星-黑洞合并。伽玛暴及其余辉
本博士论文对苏鲁造山带及西阿尔卑斯造山带俯冲陆壳内部的流体/熔体活动及其伴随的水岩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苏鲁造山带东海池庄地区的超高压榴辉岩及变质脉能够反映榴辉岩内部脱水形成的变质流体的组成和演化。变质脉主要是由石英、石榴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蓝晶石、黝帘石、金红石和锆石等矿物组成,与寄主榴辉岩的矿物组成类似。相比于榴辉岩,脉体中的石榴石更加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黝帘
中国华南扬子台地保存有较为连续的埃迪卡拉系地层,其是探索新元古代环境变化和生物演化的重要研究区域。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基于扬子台地王集地区的岩心钻孔,测试分析得到高分辨率的碳酸盐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i)数据和碳酸盐氧同位素(δ18Ocarb)数据。该钻孔包含成冰系南沱组地层、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地层和灯影组地层,以及寒武系岩家河组地层。王集岩心钻孔陡山沱组δ13Ccarb曲线变化趋势与前人对扬
宇宙线的研究自19世纪末开始,历经百年的探索,人们已经对宇宙线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近些年人们发现宇宙线在几百GeV处存在明显的能谱变硬特征,这一发现跟此前预测的单幂律能谱存在明显的冲突,可能对宇宙线加速、传播等物理过程有重要意义。但纵观近些年的空间宇宙线卫星实验,测量能量上限至多到几万亿电子伏特(~TeV),与地面实验相比仍有一定的不足,对于略显观测空白的几个TeV到百TeV能段,空间实验几乎很
自1912年宇宙线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宇宙线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然而宇宙线的起源却一直是一个科学难题,目前人们普遍认为银河系内宇宙线主要是由超新星遗迹加速产生。由于星际磁场的存在,人们很难通过对宇宙线的测量得到加速源的信息。但是,高能宇宙线粒子可以通过不同的辐射机制产生伽马射线辐射。随着地面和空间伽马射线望远镜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超新星遗迹以及其他伽马射线源被发现,这些不断积累的观测数据为我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