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认知诗学正迅速成为一门具有广阔前景的学科,不断走向成熟。图形背景理论作为认知诗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最初在心理学领域由丹麦心理学家Edgar Rubin于1915年提出;1975年,美国语言学家Leonard Talmy最先将该理论应用于语言研究中。随后,众多学者应用该理论在外语教学、翻译、文体学等多个领域进行了静态的图形背景研究。之后,该理论进一步区分了图形和背景的定义,呈现出动态性,Peter Stockwell更是从图形和背景的动态关系入手,提出了动态图形背景理论。该理论以“吸引因子”为特征,分析文本对读者注意力的引导,以此解释读者的审美过程,阐释文学共鸣的产生(Stockwell,2009)。作为认知科学在文学阅读中的应用,动态图形背景理论不仅对分析文学中的语言特征和语言效果提出了新的视角,更能从审美角度出发探讨读者在文学阅读中的共鸣。D.H.劳伦斯(1885—1930)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文学评论家,国内外对其作品研究成果颇丰,然而大部分局限在小说解读。目前对劳伦斯诗歌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多明显的局限,研究视野相对较窄,大多从主题思想开展,少有从语言学或文体学等领域进行的研究,更鲜有人尝试运用认知科学对其诗歌进行分析。本文针对劳伦斯诗歌的最后一部诗集《最后的诗》,根据创作时间及诗歌之间的联系将其分为三部分,利用Stockwell的动态图形背景理论,对其中的代表诗作进行了认知解读。通过研究发现,第一部分诗歌中,《巴伐利亚的龙胆》中的位置变化以及《白鲸不会哭泣!》中的动静关系最为明显,在这部分诗歌中神的意象经常被背景化,而人的意象得以突出,体现了作者对人类主观能动性的肯定以及创作时的唯物思想。在第二部分诗歌中,《只有人》中的积极性以及《死亡并不邪恶,机械才是邪恶》中的话题性与施事性对诗歌中意象的图形背景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在诗歌中,人的积极性和话题性逐渐减弱,反映了劳伦斯对人类以及工业社会的失望。在第三部分诗歌中,死亡作为主要意象,经历了不同的图形背景变化,《灵船》中否定的运用使得诗歌走向完成了三次转变,即从人间到死亡,从死亡到湮没,从湮没到重生;而《灵船》与《凤凰》中感官概念的应用,使得不同的意象的吸引力得到增强或减弱,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共鸣。这部分诗歌传达了作者对死亡与再生的诗意反思。本文认为,动态图形背景理论对诗歌的解读,使得诗歌的主题与美学意义在语言学与认知科学的层面上找到了理据,同时也为读者的阅读共鸣提供了较为科学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