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细胞与胶质瘤细胞融合及促胶质瘤干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初步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uzo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其中胶质瘤最常见。恶性胶质瘤具有侵袭能力强,神经外科手术彻底根除艰难,其后续的放疗治疗与化疗治疗又很难将残存的肿瘤细胞完全消除,致使这些细胞最终导致胶质瘤的再一次复发,造成患者预后较差,死亡率高,所以恶性胶质瘤患者平均生存年限不足2年。最近一些年来,随着肿瘤干细胞理论的提出,导致相关研究人员重新开始审视恶性胶质瘤及生物学特征。多项研究显示表明,恶性胶质瘤中存在着胶质瘤干细胞,其含量虽然较少,然而却有超强的自我更新能力与多向分化能力,在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胶质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对认识恶性胶质瘤的侵袭性生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大量研究证据显示炎症细胞广泛地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恶性肿瘤的免疫微环境及其浸润的免疫细胞均参与肿瘤血管生成、免疫逃逸以及侵袭转移等过程。在肿瘤浸润的免疫细胞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是最重要的一个亚群,所占的比例最高。但是,现阶段关于巨噬细胞与胶质瘤细胞之间的关系研究还比较少,其在胶质瘤的侵袭过程中的作用还不清楚,而巨噬细胞与胶质瘤细胞能否进行融合并产生生物学作用更缺乏研究。本研究第一部分通过慢病毒Lv-RFP和pAOV.SYN.GFP分别感染小鼠胶质瘤细胞GL261和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流式细胞技术分选各自阳性细胞。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RFP)的小鼠胶质瘤细胞株GL261和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活细胞工作站监测到GL261-RFP和RAW264.7-GFP共培养24h存在自发融合的现象并且发生分裂;用PEG诱导可将其融合效率提高了5倍,此部分为后续实验进一步探讨巨噬细胞与胶质瘤细胞融合产生肿瘤干细胞形成及侵袭中作用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第二部分采用了流式分选技术在小鼠移植瘤模型中分离出CD133+胶质瘤细胞和CD133-胶质瘤细胞,并与巨噬细胞进行共培养,然后在进行胶质瘤细胞迁移实验和胶质瘤侵袭实验,结果显示:GL261细胞移植瘤来源CD133+胶质瘤细胞和CD133-胶质瘤细胞的迁移能力无明显差异,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后对这两种细胞的迁移能力无显著变化;与CD133-胶质瘤细胞比较,CD133+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能力更为强大;与巨噬细胞共培养之后,CD133-胶质瘤细胞、CD133+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均显著提高,且与CD133-胶质瘤细胞相比,CD133+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能力提高的更为明显。
其他文献
本文构造了几个新的非协调有限元,系统地研究了它们的收敛性质并讨论了它们的一些应用.这些非协调元包括:Quasi-Carey元,Quasi-Wilson元,高次Wilson元以及二阶非协调混合元.
本文主要以东方卫视第二季《妈妈咪呀》节目为例,探讨真人秀节目中的后期调色。
“套路贷”作为一个犯罪学或社会学的术语,司法解释将其界定为: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诱使或迫使被害人签订“借贷”或变相“借贷”等民事协议,通过虚增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要领域.现代许多科学计算与工程应用问题往往需要求解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实际应用问题的复杂性往往导致最终所得到的线性方程组不
【目的】探讨早产对婴幼儿智力、运动发育及视觉认知能力的影响,为开展早产儿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纵向随访方法,选取曾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55例早产儿(其中:极早
日本妖怪形象起源于中国,但数百年来其在日本历史发展中已逐渐从中剥离,形成了独特的具象文化,并在当今的人文社会下,大热不减。这种"妖怪热"渗透于戏剧、小说、动漫等各种文
目的探讨社区管理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86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社区实行社区精神卫生健康
由于绿色环保意识的提高,清洁高效的低污染燃烧技术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中,贫燃预混燃烧技术由于具有低污染、高效率等优点,更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但是在低于正常当
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HIV患者的增多以及应用大剂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增加,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的成年患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这类人
目的研究血浆和脑脊液生物标志物β淀粉样蛋白(Aβ)42和tau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接受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MCI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