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ujia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遵义市教育局将物理实验操作技能作为期末考试、中考的考查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突出基础性、启蒙性、发展性教育。在新的考查模式下,通过对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基本技能进行实验的考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过程与方法;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然而现在遵义物理教学处于时间紧,任务重的阶段,很多教师为了学生能够在卷面上得到更多的分数,教师只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将常考的实验操作部分作为板书让学生抄写下来,这样长期操作下来,学生对实验操作只能通过书本、图片、课堂上的演示一遍而过,无法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以及激发在动手操作实验时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对录课、微课以及直播课都已经较为熟悉,因此一些现代化技术下进行的教学模式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微课、慕课、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混合式教学等等。本研究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微课和翻转课堂结合起来应用在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即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微课自主学习相关内容,在课上教师对学生进行答疑和指点学生操作实验,训练学生在实验探究合作中的小组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验操作当中的钻研本领。笔者通过阅读大量参考文献后,基于实验探究、问卷调查以及数据比对分析,说明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在本研究过程中设置两个实验组,一个试验组,一个对照组。试验组的同学课下预先通过观看该次实验教学相关的知识点的微课,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后,教师再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授课。而对照组的同学则在传统实验教学课堂中进行学习。课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经过实验研究分析,笔者发现学生对于“翻转课堂”模式授课、课下微课进行预习的模式接受良好,并且在“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学生对于基本实验操作更为了解和熟悉,同时对于知识点有更好的内化应用。此外笔者还发现,学生家长对于微课进行预习有较好的接受态度以及较好的正面引导作用。本文分为四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详述了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第二章:翻转课堂相关理论,讲述了翻转课堂研究概述和研究理论基础。第三章: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物理实验教学设计。详述了线上微课设计步骤、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以及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第四章:教学实践效果,分析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调查问卷。
其他文献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电学实验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物理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也有一定要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也趋向于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然而在传统的课堂实验教学中,理论教学依然重于学生实践,这已经无法满足课标及高考对学生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课程标准和2007年以来的高考全国卷物理电学实验试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课标中对学生和老师的具体要求,高考电学实验的命题特点及考查深度,
为了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变“灌输知识”为“培养学生的能力”,各地学校相继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而使用学习材料进行教学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改革。本文对应用学习材料的改革进行研究,来探索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方法。应用学习材料进行教学需要采用“1+1”的课堂配合,即一节新授课+一节练习课,即将一部分公共自习课分配给各科目。应用学习材料的每一节课都需要对本节所教授的知识进行整理,并整理成纸质文档下发给
世界处于一个急速发展的时代,优秀的人才是我国应对社会改革浪潮的宝贵资源,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土壤,创新思维是培养人才的源泉。人才培养中传授知识易,启发思维难。思维导图法作为一种启发思维重要方法逐渐地被应用到教育领域中。本论文基于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研究,挖掘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为物理教师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提供借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今的高中物理教学存在一些特点。为节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化学课程标准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主旨。化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化学认知活动中发展起来并能够解决与化学相关问题的关键素养,反映了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客观事物的方式与结果。化学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初中化学课堂讲授的也不仅仅是化学基本知识和理论,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的科学精神。考试是体现教学成效强有力的判断依据之一,通过化学中考
《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是培养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关键。因此,高中物理教育应重视物理概念的学习和内化,重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熏陶,努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物理概念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和核心,是其它物理规律理解和运用的前提,
随着以“重视知识结构及认知能力发展”为基本理念的新课程改革逐渐推进,呼吁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从发现中学习,主动建构知识并会解决一定程度的实际问题。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应体现实验的重要性,并且初中物理的内容大多数来自生活,基于STS教育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也能增加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
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科技的进步推动了课程的变革,但课程的变革不仅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更重要的是需要对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并以调查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课程的变革。在2017年12月教育部所下发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重点指出高中物理课程的根本任务旨在落实立德树人,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高中物理课程在义务
化学史的价值,不只是记录了化学发展的历史还记录了它是如何成为了单独的学科。化学成为单独学科是很多的科学家、学者的贡献,因为有了他们这些伟大的奉献者,所以很多化学的规律、化学方式方法和值得研究的物质被发现,化学史体现的是人文情怀和科学价值。其实化学史的价值是可以体现在化学教育中的,新课标中化学素养的培养,往往是需要依赖化学史教育的,但是在教育教学上所用的方式方法有不同见解,化学书上所体现的是化学理念
从2008年,河南省就开始让高中学校进行新课改。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一时间,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成为了课堂的主旋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通过研究提出了五环自辅教学法。“五环自辅教学法”完全不同于以往“一味靠时间、拼体力换分数”的传统教学方式,它把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包括自学探究、温故知新、检测展示、精讲释疑、巩固拓展,简称“五环”。而“自辅”顾名思义即自学加辅导
高中物理是高中学习中的重要科目,但由于其概念极其抽象,将极大程度提升学习难度,其中摩擦力这一概念作为高中知识概念中的重要章节,具有研究意义。摩擦力概念的学习尤其能培养逻辑思维和科学精神,但由于此概念在高中和初中的学习理念出现断层,所以格外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丰富课堂的同时,也带给我们高中教师一些思考。新出现的一些教学模式,比如翻转课堂、慕课、同课异构等,是否真正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