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中医内科疾病,现代医学把以上腹部疼痛为主症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归属于胃痛的范畴。胃痛是全球性的高发疾病,证型较多,早期易于治疗及预防,对机体危害较小,晚期并发症较多,易发生消化道出血、胃肠道穿孔、幽门梗阻和癌变。且胃痛起病慢,病程长,迁延难愈,易于复发。目前体质学研究提示胃痛的中医证型与个体体质密切相关,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为了预防及治疗胃痛的发病率,减少胃痛的复发率及癌变率,针对居住于气候相近、生活习俗相似的岭南地区特殊群体,通过分析胃痛的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探讨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从而为个体化预防及治疗胃痛提供临床借鉴依据。研究目的:将中医体质学说运用到中医内科疾病中,分析岭南地区胃痛的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个体化治疗及预防胃痛提供临床依据,以期提高胃痛的中医药治疗效果。研究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选择300例胃痛患者完成《中医症状积分量表》和《中医体质量表》填写,比较胃痛不同证型中不同体质类型所占比率,从而研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为胃痛的治疗、预防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采取x2检验。研究结果:1.胃痛患者中医证型出现的频率依次为湿热中阻(33.7%))肝气犯胃(28.3%)>脾胃虚寒(21.0%)>饮食伤胃(7.7%)>寒邪客胃(4.7%)>胃阴亏耗(4.0%)>淤血停胃(0.7%)。2.胃痛患者中医体质出现的频率依次为湿热质(24.7%))平和质(20.0%)>气郁质(17.3%))气虚质(13.3%)>阳虚质(8.3%)>痰湿质(8.0%)>阴虚质(6.7%)>瘀血质(1.0%)>特禀质(0.7%)3.湿热中阻证以湿热质多见,约占42.6%,其次依次是平和质(18.8%)、痰湿质(12.9%);肝气犯胃证以气郁质(40.0%)多见,其次包括平和质(17.6%)、阳虚质(12.9%);脾胃虚寒证以气虚质(34.9%)、平和质(31.7%)多见,其次是湿热质(14.3%)和阳虚质(11.1%)。4.湿热质以湿热中阻证最多见,约占58.1%,其次是脾胃虚寒证和饮食伤胃证,均约占12.2%;平和质多见于脾胃虚寒证(33.3%),其次见于湿热中阻证(31.7%)肝气犯胃证(25.0%):气郁质以肝气犯胃证多见,约占65.4%,湿热中阻证(21.2%)次之;气虚质主要见于脾胃虚寒证,约占55.0%,其次是湿热中阻证和肝气犯胃证,均约占12.5%。5. 胃痛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体质分布同样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结论:胃痛患者中医证型以湿热中阻证、肝气犯胃证、脾胃虚寒证最多见;中医体质类型主要是湿热质、平和质、气郁质、气虚质;湿热质患者发病后易患湿热中阻证,气郁质患病后倾向于肝气犯胃证,气虚质、平和质患者易患脾胃虚寒证。本研究通过分析岭南地区胃痛患者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结合辨病、辩证、辨体质,通过干预及调整患者体质,以提高中医药治疗胃痛效果,降低复发率及癌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