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ROC曲线分析评估乳腺超声、乳腺MRI对于乳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比较上述两种检查方法对乳腺微小癌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行超声及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微小癌(病灶直径≤1cm)患者60例64个病灶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期间均行上述两种检查方法的经病理证实的良性病变20例36个病灶作为对照组。乳腺超声采用意大利百胜MyLab60彩色超声成像系统,7.5-12MHZ高频线阵探头,对全乳腺进行多切面二维超声扫查。MRI检查使用GE1.5T Excite hd MR扫描仪,8通道乳腺专用相控阵表面线圈。所有患者均行乳腺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成像。数据测量和图像处理在GE ADW4.3工作站上利用Functool软件完成。检查结果参考BI-RADS-US (2003)征象分类,将病灶分为1~5类:1类,正常或肯定良性;2类,可能良性;3类,不可定性;4类,可疑恶性;5类,肯定恶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每种检查方法对乳腺微小癌的敏感度、特异度,数据资料输入SPSS17.0数据库,做相关统计学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恶性组64个病灶中,超声诊断为Ⅰ类2个,Ⅱ类1个,Ⅲ类7个,Ⅳ类23个,Ⅴ类31个;MRI诊断分类为Ⅰ类0个,Ⅱ类1个,Ⅲ类1个,Ⅳ类14个,Ⅴ类48个;B超诊断分类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的恶性百分比分别为3.1%、1.6%、10.9%、36%、48%;MRI诊断分别为0%,1.6%,1.6%,21.9%,48%;。ROC曲线分析:A超声=0.845(P=0.000),AMRI=0.920>0.9(P=0.000),说明B超的诊断效能中等, MRI检查的诊断效能较高。MRI曲线下面积高于超声检查,提示MRI检查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超声检查,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 B超对乳腺微小癌的诊断效能中等;2.乳腺MRI对乳腺微小癌的诊断效能高于B超,且具有统计学意义;3.MRI对乳腺微小癌有较高的诊断效能;4.两种检查方法对于乳腺病变的诊断均存在诊断难点,对于部分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存在困难时,我们应仔细分析病变特点,必要时两者联用或结合其他检查,以提高诊断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