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研究译者处理译文语篇时的社会文化视角。译者必然遇到“翻译什么”,“为谁翻译”和“在译文语篇中使用什么具体词语”等问题。作者研究了三种社会文化因素(即社会政治形势、社会经济情况和社会道德氛围)与译者面临的三种选择之间的关系。作者采用了共时与历时比较描述的方法,分别研究了上述三种因素,认为这三种因素对译者的选择原文(题材)、翻译策略(忠于原文或以读者为中心)和具体词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本文结论如下: 第一,翻译服务于政治目的时,如告知人们政治改革的必要性或执行政策的方法,社会政治会影响译者选择适当的原文。译者会选用与政治改革有关的题材,他们有意识地从政治的角度解读原文,选择诸如增删或更改的方法,使译文在译语文化中得以存在。第二,翻译也可以为经济目的服务。译者选择原文时必须考虑商业效益,采用增减,更改等方法,并且采用华丽的词藻。第三,由于翻译是在道德环境中进行的,译者通常选择译语文化中道德上可以接受的原文,势必采用删改,简化、更改等手法来处理敏感的信息。选词也要考虑道德观念。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翻译中的确切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社会文化因素的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译者的翻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