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高尿酸血症(HUA)是血中尿酸(UA)水平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状态。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提示:高尿酸血症可能是肾脏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除了能引起肾脏疾病外,与痛风、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已经成为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随着经济水平增长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有不断增高趋势。2011年研究表明:北京社区老人中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9.8%,其中老年女性患病率为9.9%、男性为9.6%,女性稍高于男性。2012年在中老年人群健康体检中发现: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达到了23.45%,且男性患病人数多于女性,男女高尿酸血症患病人数之比接近2:1。近年国外研究报道:中老年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达到了50%。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健康问题。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然而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进行研究的体质学说称为中医体质学说,其目的是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有研究对350名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群中医体质调查,体质结果依次为:平和体质占49.4%、气虚体质占14.0%、痰湿体质占8.6%、阳虚体质占8.0%、阴虚体质占6.9%、血瘀体质占6.6%、气郁体质占5.1%、特禀体质占2.9%及湿热体质占1.1%。又有对广东60-80岁中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显示:体质依次排列为气虚体质占57.71%、痰湿体质占38.32%、阳虚体质:阴虚体质占23.60%、血瘀体质占22.20%、平和体质占1.64%、气郁体质占1.17%、湿热体质占1.17%及特禀体质占0.96%。众多学者对高尿酸血症进行了中医体质辨识,有报道对高尿酸血症患者123例进行了体质分析,结果显示:气虚痰湿体质104例、湿热体质10例、血瘀体质9例。有研究对痛风患者26例进行中医体质分析,结果显示:痰湿体质17例、平和体质4例、平和体质兼痰湿体质3例、阳虚体质1例、气虚体质1例,从而揭示了痛风病发生发展与中医体质有一定相互关系。有学者对新疆地区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研究发现: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是痰湿体质、湿热体质和血瘀体质。有学者研究报道:痛风患者中以中老年男性及绝经期后的女性为多见,并且多数患者具有形体肥胖、嗜食肥甘等痰湿体质特征,从而得出体质与痛风有相关联的结论。代谢组学(metabonomics)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其目的在于系统研究小分子代谢产物。Metabonomics技术是应用现代分析方法对某一生物、细胞、血液或体液在特定的生理时间内对所有相对低分子量的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同时进行分析的科学技术。有研究者把高尿酸血症与metabonomics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高尿酸血症患者存在脂质类代谢异常、糖酵解加剧等现象,这些代谢产物的改变可能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发展变化、病程及预后转归有关系。尿酸与血糖的代谢密切相关。尿酸与三酰甘油虽然不属于同一物质的代谢途径,但是三酰甘油降解生成游离脂肪酸再酯化进入其他组织的过程,会增加三磷酸腺苷(ATP)的利用率,加速ATP的分解,使尿酸生成增加。因此,对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及常见中医体质类型进行代谢组学研究,是深入研究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中老年人群常见中医体质类型发病机制及二者相互关系的重要途径,该代谢组特征的揭示,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于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中医偏颇体质中老年人群功能紊乱及内环境变化的认识,从而拓宽中医健康调养的干预思路,提高辨体调养的针对性。目的:1.探讨社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2.探讨社区中老年人群中医体质分布、正常血尿酸社区中老年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社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以及体质与性别、年龄的关系;3.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探讨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及其中老年人群常见中医体质类型的代谢组学特征,寻找代谢标志物,为进一步研究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及其体质易感性奠定基础。方法:1.调查研究:2012年5月在广州市芳村区茶窖社区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55岁及以上中老年常住居民进行高尿酸血症筛查、健康状况普查;采用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颁布的《中医体质量表》采集中医体质辨识相关信息,同时进行抽血检查。中医体质辨识信息采集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进行现场调查。由专职人员对原始资料进行检查,剔除填写资料不全的中医体质量表。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由专职人员进行调查表信息的录入;采取不同人员进行二次录入的方法。中医体质评分由《中医健康管理软件》内嵌的体质评分系统自动计算,研究人员依据体质评分结果判别体质类型。统计软件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般性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推断性分析,计数资料计算构成比及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计算x±s,组件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平α=0.05)。2.代谢组学研究:根据研究目标制定目标人群筛选的纳入与排除标准,依据标准从社区调查数据库中筛选目标人群,调取原始数据,并从血标本库中调取相应的血清标本进行代谢组学检测。目标人群根据调查结果分为4组:①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组;②中老年人群正常血尿酸组;③中老年人群气虚体质组;④中老年人群平和体质组。其中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组与中老年人群正常组比较;中老年人群气虚体质组与中老年人群平和体质组比较;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各组采集血液标本后,分离血清均保存于-80℃冰箱,检测时,置4。C冰箱过夜冻融后,于100μ1血清中加入甲醇400μL,涡旋5min,4℃离心(15min,13000rpm/min),取上清液,将上清液置于96孔板中,进样分析。采用色相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对PLS-DA分析得到的VIP(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值大于1的化合物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筛查出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的化合物。通过检索分子式检索数据库(http://www.genome.jp/kegg/ligand.html和http://redpoll.pharmacy.ualberta.ca/~aguo/www_hmdb_ca/HMDB/)鉴定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结果:1.调查研究:社区常住成年居民共824名参加流行病学调查的健康状况普查研究,其中5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共463名被纳入高尿酸血症筛查、健康状况普查研究。年龄在55-113岁之间,平均年龄69.46±7.747岁,其中男性142名、占30.67%,女性321名、占69.33%。正常血尿酸者228名,其中男性79名、占34.65%,女性149名、占65.35%。高尿酸血症者235名,其中男性63名、占26.80%,女性172名、占73.20%。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总体为50.76%,女性为53.58%、男性为44.37%;按年龄组55-64岁、65-74岁及75岁及以上分层,患病率分别是53.40%、48.51%及52.80%;按年龄组55-69岁及70岁及以上分层,患病率分别是50%及51.54%。中医体质类型方面:463名调查人群中276人有中医体质辨识结果,中医体质类型依次为平和质142人(30.67%)、气虚质48人(10.37%)、阳虚质42人(9.07%)、痰湿质22人(4.75%)、气郁质9人(1.94%)、阴虚质9人(1.94%)、特禀质3人(0.65%)及湿热质1人(0.22%);228名正常血尿酸者中144人有中医体质辨识结果,中医体质类型依次为平和质74人(32.46%)、气虚质25人(10.97%)、阳虚质24人(10.53%)、痰湿质10人(4.39%)、阴虚质5人(2.20%)、气郁质4人(1.75%)、特禀质1人(0.44%)及湿热质1人(0.44%):235名高尿酸血症患者中132人有中医体质辨识结果,中医体质类型依次为平和质68人(28.94%)、气虚质23人(9.79%)、阳虚质18人(7.66%)、痰湿质12人(5.11%)、气郁质5人(2.13%)、阴虚质4人(1.70%)及特禀质2人(0.85%)。常见中医体质类型方面:正常血尿酸者中最常见中医体质类型依次为平和质、气虚质及阳虚质;高尿酸血症人群中最常见中医体质类型依次为平和质、气虚质及阳虚质。2.代谢组学研究:共检测血清样本80例,其中血尿酸正常者40例(平和体质20例,气虚体质20例);高尿酸血症者40例(平和体质20例,气虚体质20例)。通过组间对比筛选出高尿酸血症潜在标志物15个,主要涉及脂类代谢、糖代谢及能量代谢等代谢途径;中老年人群气虚体质潜在标志物15个,主要涉及脂类代谢、糖代谢、能量代谢、蛋白代谢及类固醇代谢等代谢途径。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中老年人群气虚体质共同潜在标志物3个,主要涉及脂类代谢及糖酵解代谢两个途径。结论:1.高尿酸血症是社区中老年人群常见病,患病率为50.76%,其中女性是53.58%、男性为是44.37%。2.平和质、气虚质及阳虚质是社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体质类型;高尿酸血症中老年人群与正常血尿酸中老年人群的常见体质类型均为平和质、气虚质及阳虚质。3.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代谢特征表现为脂类代谢、糖代谢及能量代谢等代谢途径的异常;中老年人群气虚体质代谢特征表现为脂类代谢、糖代谢、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及类固醇代谢等代谢途径的异常。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及中老年人群气虚体质共同代谢特征表现为脂类代谢途径及糖酵解代谢途径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