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街道尺度乌鲁木齐市TB/HIV空间点数据为依据,分析TB/HIV空间聚集性和时空格局变化情况,研究及探讨空间点处理数据在TB/HIV双重感染空间聚集性探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各空间聚集性探测方法的适用性。方法:2008-2015年乌鲁木齐市TB/HIV病例数据来源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将81个行政街道质心的地理位置转换为TB/HIV空间布点地图与TB/HIV空间数据库。采用Besag-Newell法、聚集排列组合法(The cluster evaluation permutation procedure,CEPP),以及空间扫描统计量法对街道尺度TB/HIV的空间聚集性及其分布格局进行探测分析,从而探讨乌市TB/HIV发病的空间聚集性。采用复合参考标准法(Composite Reference Standards,CRS)估计各聚集性探测方法的探测灵敏度、特异度,以实现各空间聚集性探测方法探测能力的评估。结果:(1)2008-2015年累计筛选TB/HIV病例498例,各街道TB/HIV报告情况存在一定空间差异性,乌市市区的TB/HIV报告数高于郊区。时空格局变化情况显示,乌市TB/HIV主要高发区域集中在中心街道,自2012年后,TB/HIV报告情况呈现由中心街道向周边街道扩散的趋势。(2)乌鲁木齐市TB/HIV发生存在一定的空间聚集性。Besag-Newell法(参数k取值为报告数均值与中位数)、CEPP法(参数N*取值为参数k对应的暴露人口数)、空间扫描统计量法均探测出TB/HIV存在空间聚集性区域。尽管各方法聚集性探测区域的数目存在差异,但TB/HIV主要聚集性区域的分布范围基本一致。其中,各空间聚集性探测方法共同探测出的TB/HIV聚集区域主要聚集在经济水平相对较高、人口分布相对密集的区域,与高风险聚集性区域的分布基本一致。低风险的聚集性区域主要集中在经济水平相对较低或人口分布相对较少的区域。(3)Besag-Newell法与CEPP法的聚集性探测结果高度依赖于自身参数的设置,参数设置不同,聚集性探测结果各不相同,但不同时间的整体聚集性区域变化情况基本一致。三种聚集性探测方法均探测出,2008-2012年乌市TB/HIV聚集性区域呈现由周边区域向中心区域转移;2012-2015年,乌市TB/HIV则呈现聚集性区域的中心向周边的趋势,整体呈现伴有周边区域聚集的中心区域聚集。(4)CRS法比较三种聚集性探测方法的结果提示,空间扫描统计量的探测灵敏度最高,CEPP法的探测灵敏度最小;Besag-Newell法参数k取值为报告数均值优于取值为中位数,CEPP法参数N*取值为报告数均值对应的暴露人口时,聚集性探测灵敏度较好。此外,对于农村地区或城市郊区的地区,空间扫描统计量的聚集性探测能力略高于Besag-Newell法与CEPP法。结论:乌鲁木齐市TB/HIV病例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性与空间聚集性。TB/HIV高风险区域与空间聚集性区域的分布模式整体呈现中心聚集伴有周边聚集。基于空间点事件数的TB/HIV聚集性探测为其影响因素的探索提供了更为细致的线索。结合多种聚集性探测方法的疾病聚集性探测将为其在疾病防控中的实用性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