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音乐接解行为的实证研究——对河北大学在校本科生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lvet_f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作为人们经常接触的艺术形式,不仅为听众提供了审美欣赏的对象,也通过自身的魅力影响着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完美的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情感,完善听众的人格。同时,音乐也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不同类型的音乐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和影响力。例如,作为当前音乐舞台上的重要内容,流行音乐凭借自身的一系列迎合听众的特点而广为盛行。而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流行音乐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却远不像流行音乐的形式那么简单。  作为深受大众文化影响的青年群体,大学生对于音乐往往有着自身的需求和欣赏偏好。而这种偏好往往可能是有别于我们主流社会所认可和推崇的行为模式,这也是与其尚未完成的社会化进程以及自身流行的亚文化特点等诸多因素相对应的。因而,对于大学生音乐接触和欣赏习惯、方式等问题的研究,对于了解大众文化下的音乐(尤其是流行音乐)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从而科学地引导大学生的音乐欣赏都是很有意义的。  而本文就试图在这个方面开展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北大学在校本科生开展了调查。而这些调查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1,大学生群体对于音乐的总体态度与接触习惯;个体差异对于音乐偏好和使用习惯的影响。2,从传播学中的使用和满足理论角度探索大学生接触音乐的目的和动机,以及满足的程度。3,大学生对于当前音乐尤其是流行音乐意义的解读状况。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本文得出了一些结论,从而对大学生音乐欣赏的特点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勾勒,并提出一些理性的思考。
其他文献
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快速发展,及智能终端、应用商店、视频监控等快速普及,全球数据量正呈现爆炸式增长。毫无疑问,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大众带来了很多便利。从简单
近年来,网络问政已经成为政府开展民主政治的执政模式之一,中央及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开始越来越多的通过网络问政于民,这使得政府的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公众也开始通过这种方式参政
客观报道一直是新闻媒体以及所有新闻人的理想追求。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一理想追求在新闻实践中并不是很容易实现。新闻媒体的日常活动中,报道不准确、不真实这一有违新闻专业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的见证者,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几乎都在特定的地域传承着其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