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民自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ao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扬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依法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重要方面。村民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下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事务管理方式,是我国农村基层的主要整合模式。自从20世纪80年代村民自治从试点到推广以来,这种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在维护农村地区社会稳定,保障农村居民合法权益,推进我国民主政治进程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各地农村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创造出了适合自身情况的规章制度,发展出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村民自治模式。   当前的村民自治是由国家主导进行的。高度政治化的人民公社阶段的制度惯性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利益群体重组的现实,使村民自治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违反民主自治精神的问题,这些问题深刻地影响着这一制度健康有序运行,席文在总结典型问题的基础上,论述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出以提高制度化水平来构建村民自治的健康有序运行机制,旨在促进农村政治发展,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商品交易激活了市场、激活了企业。然而和其它新生事物一样市场经济也有它的利、弊两面。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消费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EBCT)在内脏心房异位综合征系统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0例内脏心房异位综合征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年龄从 7个月至 17岁不等 ,平均 9.5岁。EBCT
当下,我国农村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阶段,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已展开。农村建设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三农”问题能否顺利解决决定着我国经济能否均衡发展,“
中越两国毗邻而居,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地理上的优势以及同源的族群文化,使得边境地区的跨国通婚现象早已有之,相关研究成果丰富。而内陆地区跨国婚姻新近出现且较为分散,尚未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