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社与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jeffk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有着辉煌的化学成就,但由于各种原因,发展至清中后期明显落后于世界,并未演化出具备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的近代化学。成立于1914年的中国科学社的成立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状。然而学界对中国科学社在化学学科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还未予以足够关注。基于此,本文拟以《科学》《科学画报》为主要考察对象,结合中国科学社的有关档案史料和民国时期其他的期刊杂志探讨中国科学社在近代中国化学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清末以来西方近代化学逐步传入中国,但发展效果并不理想。中国科学社成立后,通过创办期刊、译著书籍、学术交流和设立科学奖金等活动,推动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发展。同时在组织机构方面通过分股委员会中化学化工股的设立几乎囊括了国内绝大多数化学人才。这一群体是不折不扣的精英群体,大都从事化学研究和教育工作,不仅带动了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发展,并且为近代中国化学各分支学科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科学社刚开始就是伴随着《科学》月刊的编辑出版而成立,因此《科学》的编辑和发行是中国科学社自始至终最重要的社务之一。作为中国科学社刊登学术研究成果最重要的平台,一定程度代表了中国科学社的最高学术成就。社员们以此为平台,发表论文,为统一化学名词、促进化学知识传播和整理古代化学成就做出了巨大贡献,促成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化学史等分支学科在中国的建立,加快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发展。在《科学》发行将近20年之际,社员们深感科学普及的不足,遂创办《科学画报》,并且组织社员举办通俗科学演讲以推广科学知识。社员们以此为媒介,阐明化学在生产生活和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介绍家庭中即可完成的化学实验,缩短了普通民众与化学的距离,使化学作为一个自然学科真正开始被寻常百姓家所了解和认识,极大的加速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普及。总之,中国科学社以《科学》和《科学画报》为主要媒介,同时开展其他活动,为引进西方近代化学知识、统一化学名词、展开化学研究、整理古代化学成就和加速化学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和进步,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从“传统”走向“西方”的特点。然而限于时代背景等因素,中国科学社在发展近代化学的过程中出现了科学万能化和未能顾及基层等不足之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其他文献
网络信息安全是高校业务系统持续可靠、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是提高教学、管理及服务质量,保护人事、财务、资产、办公和公民个人信息的重要基础。笔者结合所在单位的工作
江西地区雨水分布不均,南稠北稀。北部地区雨季容易爆发山洪,水资源流失严重,需要抗旱防汛并重;南部地区雨水稠密,防涝成为农业生产中关键一环。农田水利工程因为具有调节水
上海作为高密度和高度城市化的国际化大都市,人们对于身边的绿色空间需求更加迫切。在用地紧张的中心城区为人们提供活动、休息、交流的"口袋公园"是改善城市小环境和提升城
目的基于Keap1-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探讨小建中汤抗小鼠运动性疲劳的机制。方法将48只小鼠通过游泳筛选后分为正常组(C组)、模型组(M组)
绩效管理是一个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工具,在企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地勘事业单位作为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第一批试点改革单位,绩效管理体系改革也成为了企业发展
作者所在的北京均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目前积极探索物业服务集成商模式,将公司的物业服务整合为住宅、商用和园区三大块,带动了公司新业务的拓展,已经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