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视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已成为中小学数学课程发展的趋势之一。在我国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在第一、二学段(在《标准》中,将小学阶段分为两个学段,第一学段为1—3年级,第二学段为4—6年级)都提出了对“估计”的教学要求,如“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估计”作为新的内容进入中小学课程,在理论研究、课程设计及教学实践等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围绕第一、二学段学生“估计”能力的不同层次及具体表现展开讨论。本研究从数学课程的角度出发,分析“估计”的数学内涵,以及“估计”与小学阶段其他数学内容的联系,分析《标准》对“估计”的定位与要求;在此基础上,笔者对第一、二学段学生的“估计”能力的不同层次作出预设,形成测试框架和试题;根据测试结果,对每个层次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并对预设做相应的修正;同时指出学生作答的一些典型错误,并对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依据调查研究的结果,为“估计”的课程设计、教学、学习及评价提供合理的建议。本研究主要从“估计”所包含的数学知识、经验、“估计”意识三个角度出发考察学生的“估计”能力,回答了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估计”所包含的数学知识:①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哪些具体内容可以成为“估计”的载体?②在对这些具体内容进行估计时,不同学段学生的层次及具体表现如何?③在估计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典型错误?(2)经验:①讨论“个人经验、群体经验、社会经验、科学经验”对“估计”能力产生了何种影响?②专门讨论了对生活中常见量的“估计”,不同学段学生的层次及具体表现如何?③在估计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典型错误?(3)“估计”意识:①不同学段学生在“估计”意识上的层次及具体表现如何?②在估计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典型错误?针对测试结果中的部分典型错误和问题,笔者又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访谈,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结合调查研究的结果,笔者对“估计”的课程设计、教学、学习及评价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期望此研究能引起更多的对“估计”课程的思考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