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文豪,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今年正值苏轼诞辰980周年,学习苏轼的有关作品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苏轼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可以达到纪念苏轼,传承优秀文化,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关于苏轼的教学大都只注重单篇作品教学,这割裂了学生对苏轼的全面认识,不利于从多元角度解读苏轼,因此探究苏轼作品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者观察并参与了北京市Q小学的“走近苏轼”主题教学活动,发现将主题教学应用到苏轼作品教学中,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如何进行有关苏轼的语文主题教学是本论文的核心问题,通过研究“走近苏轼”主题教学,总结出适合“走近苏轼”语文主题教学的方法和思路,这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研究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学术界对主题教学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而关于苏轼的主题教学几乎没有。因此研究者从“关于语文主题教学的研究”、“关于苏轼的研究”两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研究中出现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由于窦桂梅老师在主题教学研究领域影响较大,又与本研究的背景和思路相契合,因此,本论文中关于苏轼的主题教学是在窦桂梅老师定义的“主题教学”下进行的。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探讨了“走近苏轼”主题教学的目标与要求、篇目选取的原则和特点以及进行“走近苏轼”主题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在分析了上述有关苏轼的主题教学相关背景之后,研究者将北京市Q小学在“走近苏轼”主题教学中的教学实践按照主题教学的四种基本样态:单篇经典教学、群文教学、整本书教学以及主题实践活动进行了整理归纳,并分析了每种课程样态的基本特点以及在教学中的注意事项。在单篇经典教学中,Q小学进行了《花影》、《题西林壁》的教学;在群文教学中,Q小学将《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湖楼醉书》以及《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三首古诗进行了对比教学;在整本书教学中,Q小学选取了《苏轼之交》这本书作为教学内容;在主题实践活动中,Q小学针对不同学段开展了不同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对北京市Q小学“走近苏轼”主题教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进行有关苏轼主题教学的教学策略: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以四种主题教学课程样态为依托、有序安排教学环节、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本论文结尾,研究者对小学语文主题教学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