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革命与技术迭代速度不断加快,各个国家都将技术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要素,在创新激励措施上,以政府采购为代表的需求侧政策激励措施被寄予厚望。国外专家率先发起研究,对于政府采购的技术创新激励效果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我国对政府采购政策研究的起步较晚,主要从政府采购政策绩效评价,政府采购与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以及国内外政府采购制度的比较等方面展开。政府采购作为干预经济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降低由于市场预期不稳定,预测市场走向失误带来的风险,为技术创新赢得更多的时间与资金支持,提高企业参与创新活动的热情。作为需求侧的代表工具,政府采购在鼓励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研究,研究视角相对宏观,研究内容缺乏实证,缺少对政策的总体梳理,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因此,梳理我国政府采购的相关政策与作用机理,从微观视角入手,以实证方式回答政府采购是否对企业技术创新带来了正向影响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微观层面视角下,回答中国情境下的政府采购是否对企业技术创新起到正向激励作用?政府采购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是否会因企业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为了回答上述问题,首先对政府采购促进技术创新问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政府采购制度发展与功能演化,整合市场失灵理论与政府干预理论、公共管理理论、需求与供给理论,从理论分析角度揭示了政府采购促进技术创新的必然性与内在逻辑,试图给出政府采购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路径。同时,从微观层面入手,利用中国制造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支撑,构建面板数据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同时,进一步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探究不同企业类型下激励程度的差异。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政府采购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促进程度会受到企业行业、技术类型以及所有制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实证结果与理论分析,从政府与企业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以技术创新促进为目的的政府采购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从更大程度上发挥政府采购的创新促进作用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