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首先阐述了目前可能最大暴雨与可能最大洪水计算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现状。列举了各种计算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并分析了其优缺点。然后以四川核电站厂址以上的5个断面控制流域为例,推求这5个流域的PMP、PMF以及区间PMF,重点探讨了当地暴雨放大方法和暴雨移植放大方法推求PMP的计算方法。论文在当地暴雨放大方法和暴雨移植放大方法推求PMP过程中,对当地暴雨放大分别采用水汽效率因子放大和水汽风速联合放大方法进行放大推求可能最大暴雨(PMP)。暴雨移置放大中选用“81.7”罕见特大暴雨为移置对象,放大方法采用水汽放大。暴雨移置改正采用流域形状的改正、水汽改正、高程水汽改正。结合多个生产项目比较PMP的各种计算方法,推荐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选用暴雨移置放大方法推求PMP。将推求的可能最大暴雨与国内外各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可能最大暴雨做了分析比较,进行了合理性分析,推荐了较为合理、可靠的PMP成果。本次产、汇流方案的制定采用新安江模型。根据本流域大暴雨以及相应洪水资料,建立产、汇流方案,依照可能最大洪水的地区组成来推求区间以及核电站厂址可能最大洪水。最后对推求的区间和厂址的可能最大洪水进行合理性分析,并与国外各大中型水库的可能最大洪水做了分析比较,推荐了较为合理、可靠的PMF成果供工程设计采用。论文的研究成果直接为四川核电厂址的设计提供依据,文中采用的可能最大暴雨暴的计算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其它类似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