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利益作为一种特定的价值诉求,代表着社会群体所共同必需的福址。它既包括了社会群体生存所必需的社会价值,也涵盖了社会群体发展所必需的社会价值。公共利益以其实质的共享性、道德的正当性、实践的非盈利性为个性特征区别与其它利益。追求公共利益是权利政治时代公共精神和公民精神的彰显。实现公共利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以公共利益的表达为首要环节。当代中国,由于法律上对公共利益的模糊界定,制度设计的不健全和运行的不规范,使得不仅来自社会的公共利益诉求不能顺畅的表达,而且地方政府也出现了借公共利益之名侵犯公民私权的现象,这极大的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在现行的法律框架内,构建公共利益表达机制,一方面保障来自社会的公共利益诉求能够顺畅、有效的表达,另一方面也敦促政府能够恪尽职守用好公权,为全社会提供满足人们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本文的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是涉及公共利益表达机制研究的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公共利益是一个人言人殊的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对公共利益的看法分为两派:一派是肯定公共利益是存在的,这也是主流的观点;另一派是否定公共利益的存在,这一派并没有大的影响。总体来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国内学者比较注重对公共利益概念的界定,而国外学比较重视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界定为公共利益从而使得公共利益的实现得到具体的保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的第二章开始对公共利益以及公共利益表达机制相关的理论作了系统的梳理。公共利益作为一种价值一直以来都代表着社会群体所共同必需的福祉,它的价值内核是公共精神和公民精神。从表现形式上来说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是它的物化形式,而公共秩序是它的抽象形式。由于公共问题本身的抽象性,所以对公共利益特征的表述可能显得更为重要。从特征上看公共利益具有主体数量的不确定性、实质的共享性、道德的正当性和实践的非盈利性,因而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个人利益以及政府利益有一定的区别。而公共利益表达机制主要是一种对公共利益表达的保障、实现和规范的制度安排,这种安排由公共利益表达的主体通过一定的表达途径来实现。然而理论的探讨最终要回到实践当中,所以本文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当代中国公共利益表达的现实分析。从当代中国的现状入手,在公共利益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公共利益表达的不均衡性、主体权利意识的缺乏、客体的错位、渠道的不畅通以及非理性行为的大量产生。问题的存在要求亟需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利益表达机制,这是多元化利益诉求的现实要求,它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提高政府的科学决策能力,维护社会的团结稳定。因此在本文的第四章尝试性的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利益表达机制的儿点粗浅办法:即构建公共利益表达机制的培育机制,完善现有的公共利益表达渠道,创新形式搭建更多的利益表达平台,构建公共利益表达的法律规范、制度和道德约束机制以及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