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区域化的特征。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衡量一个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一个地区良好的创新绩效不仅来自于区域内各个创新主体内部活跃的创新能力,更来自于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等硬环境,也包括有利于高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对创新主体产生激励的政策与制度环境等软环境。 本文从分析区域创新环境的基础理论入手,重点对我国区域创新环境的差异进行了定量分析以及对我国区域创新环境差异原因的解析。以我国31个省市的创新活动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的区域创新环境中基础设施环境和制度环境差距在整体上存在缩小,但两极之间的绝对差距仍在加大;区域创新环境在我国呈现东、中、西梯级分布,其中东部省市的区域创新环境最为优越,北京、广东和上海的区域创新环境位于我国前列,中部地区省市的区域创新环境比较一致;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DEA模型来估计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创新效率未必与其创新投入的多少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呈正比。创新效率低的省份不一定就是创新投入比较低的省份,它还受到创新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利用等因素。最后,根据区域创新环境的地区差异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提出改善区域创新环境、提升区域创新绩效的针对性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