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支架成形术与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fly_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椎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近期、远期疗效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意义。方法:按照入组标准收集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住院,有症状的椎动脉动脉粥样硬化中度狭窄及以上(≥50%)的患者69例,将患者分成药物组和支架组,支架组纳入32例,药物组纳入37例,年龄在52-75岁之间。所有患者均应用CE-MRA或CTA或DSA检查,参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试验协作组(NASCET)的测量方法对血管狭窄程度进行测量评估。药物组的治疗参考《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进行,以抗血小板聚集和调脂稳定斑块治疗作为基础治疗,同时控制脑血管病其他的可控高危因素。支架组的治疗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支架手术治疗。对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头晕、肢体瘫痪、平衡障碍等)的缓解情况,应用CE-MRA或CTA或DSA对患者的血管狭窄变化情况进行随访观察,并记录支架组患者植入支架前、中、后的病情变化,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其处理情况。最终,支架组有2例患者,药物组有1例患者因未能按规定的方案进行治疗,而从研究中剔除。支架组30例,药物组36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期为19.3±5.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吸烟史、入组时椎动脉狭窄程度等基线资料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支架组30例患者成功植入椎动脉球囊扩张式支架31枚,支架植入手术成功率96.77%,支架植入前后前相比,血管狭窄程度从术前76.37±10.06%下降到7.63±4.41%,血管狭窄程度有明显的改善,术后即刻造影远端分支血管显影较前增多,支架植入术前与术后即刻血管狭窄程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30天内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2例(6.45%),1例穿刺后出现后腹膜血肿、出血性休克,1例术中出现脑血管痉挛。随访30天、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头晕、肢体瘫痪、平衡障碍等)缓解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时两组TIA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24个月时血管狭窄情况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24个月时两组临床症状缓解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0天、6个月、24个月时两组的TIA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30天、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脑梗死的发生率对比,支架组脑梗死的发生率稍少,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狭窄可改善患者中短期的临床症状。椎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狭窄,术后1年内有可能减少TIA的发生率。椎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狭窄与药物治疗对比,术后2年内在脑梗塞的预防上未显示出差异。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远期预防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将PCL技术与模糊PID技术应用在恒压供水中,能够有效的提高供水系统的供水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对PCL技术与模糊PID技术的特点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对PLC技术与模糊PID技术在恒压
灵川县是桂林市“菜篮子”工程的保障基地县,基地全年为桂林市市民提供30%以上的蔬菜供应量。以桂林黄叶小白菜为试验材料,通过常规施肥和常规施肥+含腐殖酸类水溶肥进行对比
医院的采购管理是保障医疗运行、保证医疗质量、提高运营效率、降低医疗成本的重要工作,建立采购中心集中采购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通过介绍我院建立采购中心的主要做
<正>雨是最寻常的,及时雨给人带来的是欢愉,连阴雨则不免让人惆怅。戴望舒的《雨巷》里有一位绝美的姑娘,以其超凡脱俗的气质赢得读者的芳心,可这位姑娘到底长什么样子,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