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P2P平台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风险评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阅读过往文献可以发现,当前国内外对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发展模式、产品对比、监管问题以及所面临的风险障碍上,相关研究通常是基于定性分析和主观判断。总体来看,由于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还处于一个发展状态,相关P2P平台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风险评估案例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的分析是为了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本文以PPmoney互联网消费金融为例,理论结合实际,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我国P2P平台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要风险与指标进行测度。本文首先对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监管的基本理论展开介绍,这些理论包括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长尾理论,是下文分析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风险成因的基础。接着,本文阐述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现状,对当前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兴起原因、发展历程、市场规模、行业特征以及制约因素进行概述,并对四种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进行介绍和对比。本文选取PPmoney平台作为案例分析对象,PPmoney的消费金融占比业务高、场景创新能力强、与同类平台风险控制理念相近,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的案例分析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PPmoney的基本情况、股权架构和公司治理结构,及其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的审批流程和业务情况,并对其当前的风险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分析PPmoney互联网消费金融存在的风险,认为其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政策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网络安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以及其他特殊风险,同时每个大风险项目下又分为多个细分风险,然后根据相关理论分析风险成因。风险评估方面,应用专家打分获取数据,并通过层次分析的方法进行风险测度。层次分析法结果表明,PPmoney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信用风险(0.3543)、政策风险(0.2399)和流动性风险(0.1587),而操作风险、网络安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和其他特殊风险的比重相对较低。本文最后建议,P2P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应该改进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关注相关政策动向、扩大融资渠道等方式降低自身的主要风险,促进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更加合理健康的发展。